什么是痛風,應該怎么治療
最近右腳大拇指關節紅腫疼痛,現在連路都走不了,我朋友見了之后說是患有痛風,我想知道什么是痛風,如果我真的患有痛風的話我應該怎么治療,希望專家能夠解答。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孫占娟 主治醫師
連云港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風濕免疫科
-
患者您好,體內的嘌呤代謝出了問題,缺少一些維生素礦物和酵素,不能分解飲食中嘌呤物。可以飲用弱堿性水,磁療,促進生理代謝,凈化血液注意補充適量維生素C/B,一定注意“適量”,過量適得其反,不足則代謝速度緩慢,因為痛風患者畢竟有一定的尿酸代謝障礙。以上是本人親身體會。希望有用,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健康。
2018-12-21 11:08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概述 痛風的定義是人體內有一種叫作嘌呤的物質的新陳代謝發生了紊亂,尿酸(嘌呤的氧化代謝產物)的合成增加或排出減少,造成高尿酸血癥,當血尿酸濃度過高時,尿酸即以鈉鹽的形式沉積在關節,軟組織,軟骨和腎臟中,引起組織的異物炎性反應,就叫痛風.痛風早期癥狀 痛風1.臨床診斷急性痛風的標準:反復發作的急性關節炎,伴有血尿酸增高,秋水仙堿試驗治療有效,即在關節炎急性發作的數小時內,每1~2小時秋水仙堿0.5~1mg,如果是急性痛風,一般在服藥2~3次后,關節立即不痛,從寸步難行到可以行走. 2.美國風濕病協會提出的標準:關節液中有特異的尿酸鹽結晶體,或有痛風石,用化學方法或偏振光顯微鏡觀察證實有尿酸鹽結晶.上述三項符合一項者即可確診.具備下列臨床,實驗室檢查和X線征象等12條中的6條者,可確診為痛風: ⑴1次以上的急性關節炎發作. ⑵炎癥表現在1天內達到高峰. ⑶單關節炎發作. ⑷觀察到關節發紅. ⑸第一跖趾關節疼痛或腫脹. ⑹單側發作累及第一跖趾關節. ⑺單側發作累及跗骨關節. ⑻可疑的痛風石. ⑼高尿酸血癥. ⑽關節內非對稱性腫大X線檢查. ⑾骨皮質下囊腫不伴有骨質糜爛. ⑿關節炎癥發作期間,關節液微生物培養陰性. 總之,急性痛風根據典型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和治療反應不難診斷.慢性痛風性關節炎的診斷,需要認真進行鑒別,并應盡可能取得尿酸鹽結晶作為依據.痛風治療 治療目的在于: (1)用抗炎藥物終止急性發作; (2)每天預防性應用秋水仙堿以防止反復急性發作(慎用秋水仙堿防止腎臟損傷); (3)通過降低體液內尿酸鹽濃度,預防單鈉尿酸鹽結晶進一步沉積和消除已經存在的痛風石.預防性保護措施應針對兩個方面,即防止骨,關節軟骨侵蝕造成的殘疾和防止腎臟損傷.特殊療法應根據本病所處不同時期及病情輕重選用.應治療同時存在的高血壓,高脂血癥及肥胖癥. 非類固醇抗炎藥(NSAID)對已確診的痛風急性發作有效.通常與食物一起服用,連續服2~5天.NSAID可以引起許多并發癥,包括胃腸道不適,高鉀血癥(出現于那些依賴前列腺素E2維持腎血流量的病人)和體液潴留.用NSAID有特別危險的病人包括老年病人,脫水者,尤其有腎臟疾病史的病人. 除特殊療法外,還需要注意休息,大量攝入液體,防止脫水和減少尿酸鹽在腎臟內的沉積.病人宜進軟食.為了控制疼痛,有時需要可待因30~60mg.夾板固定炎癥部位也有幫助.降低血清尿酸鹽濃度的藥物,必須待急性癥狀完全控制之后應用. 在靜止期,控制高尿酸血癥開始時必須每日并用秋水仙堿或NSAID治療,這是因為控制高尿酸血癥的各種療法在開始幾周或幾個月內易于引起痛風急性發作.定期檢查血清尿酸鹽濃度有助于評價藥效.根據能否有效降低血清尿酸鹽濃度,來調節藥物的種類與劑量.痛風石需要數月乃至數年才能溶解,應維持血清尿酸水平<4.5mg/dl(<0.26mmol/L). 促進尿酸排泄療法,口服丙磺舒(500mg片劑)或苯磺唑酮(100mg片劑)均可,調節用藥劑量以維持血清尿酸鹽濃度在正常范圍.開始給予半片每日2次.逐漸增加藥量達到每日4片.苯磺唑酮比丙磺舒作用強,但毒性也大.水楊酸鹽能對抗上述兩種藥物的促進尿酸鹽排泄作用,應避免作用.對乙酰氨基酚具有與水楊酸類似的鎮痛作用,卻不影響尿酸排泄. 用別嘌呤醇200~600mg/d(分次用)抑制尿酸合成,同樣也能控制血清尿酸鹽濃度.與促酸藥合用時,最初劑量宜小,逐漸加量直至尿酸水平接近4.5mg/dl(0.26mmol/L).該藥除能阻斷尿酸形成中酶的作用(黃嘌呤氧化酶)之外,還能糾正嘌呤的過度合成.這時處理反復出現尿酸結石或有腎功能障礙的病人,特別有利.明確的尿酸結石能通過別嘌呤醇治療得到溶解.別嘌呤醇的副作用主要有輕度胃腸道不適,潛在危險性的皮疹,肝炎,血管炎和白細胞減少. 輔助療法所有痛風患者都需要攝入大量液體,每日至少3L,尤其是以前患有慢性尿酸結石患者更應如此.服用碳酸氫鈉或檸檬酸三鈉5g,每日3次,使尿液堿化.臨睡前服用乙酰唑胺50mg,能有效堿化晨尿.注意避免尿液過堿化,因為這可能促進草酸鈣結晶沉積.因為藥物完全可以有效降低血清尿酸鹽濃度,所以通常不需要嚴格限制飲食中嘌呤含量.在痛風靜止期應設法減輕肥胖病人的體重.正常皮膚區域的巨大痛風石可以手術切除,其他的痛風石均應通過適當的降低血尿酸治療緩慢地解決.為使腎結石崩解可考慮使用體外超聲波碎石術.
2015-11-26 07:43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痛風痛風又稱“高尿酸血癥”,是一種因嘌呤(一譯“普林”)代謝障礙,使尿酸累積而引起的疾病,屬于關節炎的一種,又稱代謝性關節炎.女性一般在50歲之前不會發生痛風,因為雌激素對尿酸的形成有抑制作用;但是在更年期后會增加發作比率.治療上,用抗炎藥物終止急性發作,每天預防性應用秋水仙堿以防止反復急性發作(慎用秋水仙堿防止腎臟損傷);通過降低體液內尿酸鹽濃度,合理控制飲食;攝入充足的水分;生活要有規律;適當參加體育活動;定期進行健康體檢.
2015-11-26 05:55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痛風痛風又稱“高尿酸血癥”,是一種因嘌呤代謝障礙,使尿酸累積而引起的疾病,屬于關節炎的一種,又稱代謝性關節炎.女性一般在50歲之前不會發生痛風,因為雌激素對尿酸的形成有抑制作用;但是在更年期后會增加發作比率.由于尿酸在人體血液中濃度過高,在軟組織如關節膜或肌腱里形成針狀結晶,導致身體免疫系統過度反應(敏感)而造成痛苦的炎癥.一般發作部位為大母趾關節,踝關節,膝關節等.長期痛風患者有發作于手指關節,甚至耳廓含軟組織部分的病例.急性痛風發作部位出現紅,腫,熱,劇烈疼痛,一般多在子夜發作,可使人從睡眠中驚醒.痛風初期,發作多見于下肢.非類固醇抗炎藥(NSAID)對已確診的痛風急性發作有效.通常與食物一起服用,連續服2~5天.NSAID可以引起許多并發癥,包括胃腸道不適,高鉀血癥(出現于那些依賴前列腺素E2維持腎血流量的病人)和體液潴留.用NSAID有特別危險的病人包括老年病人,脫水者,尤其有腎臟疾病史的病人. 除特殊療法外,還需要注意休息,大量攝入液體,防止脫水和減少尿酸鹽在腎臟內的沉積.病人宜進軟食.為了控制疼痛,有時需要可待因30~60mg.夾板固定炎癥部位也有幫助.降低血清尿酸鹽濃度的藥物,必須待急性癥狀完全控制之后應用. 痛風主要可以通過控制飲食來調節.平時盡量避免進食高嘌呤食物及同時飲用過量酒精飲料.當你覺得關節開始有點不適便要馬上看醫生和檢驗,不要等到發痛才處理,已經太遲了.
2015-11-26 03:4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痛風的治療1,治療痛風的原則和目的治療痛風的原則是:合理的飲食控制;充足的水分攝入;規律生活制度;適當的體育活動;有效的藥物治療;定期的健康檢查.臨床治療痛風一般要求達到以下目的:(1)盡快終止急性關節炎發作;(2)防止關節炎復發;(3)糾正高尿酸血癥,防止因尿酸鹽沉積于腎臟,關節等所引起的并發癥;(4)防止腎臟的尿酸結晶石形成;(5)預防和治療糖尿病,肥胖,高血壓,血脂異常等并發癥.在臨床上,要根據不同病期的病情進行針對性處理,選擇最佳治療方案.2,一般治療包括采用低嘌呤低脂肪飲食,多飲水,戒除煙酒,堅持適當的體育鍛煉,控制體重避免肥胖,定期檢查等方法.3,痛風性關節炎急性發作期的治療痛風病急性發作應及時治療,主要是控制癥狀,其最有效的藥物是:秋水仙堿,其他藥物還有消炎痛,炎痛喜康,布洛芬等.見效快的是秋水仙堿,但副作用也是最大的.中藥有:清痹通絡藥酒.4,痛風間歇發作期的治療間歇發作期的治療主要是使尿酸維持正常值(6.5毫克/分升),保護腎臟功能,防止痛風性腎病.為此除堅持一般治療外,最好是使用促進尿酸排泄和抑制尿酸合成的藥物.臨床上抑制尿酸合成的藥物只有別嘌呤醇,而促進尿酸形成的藥物有丙黃舒,痛風利仙等.中藥有:復方伸筋膠囊.5,慢性痛風性關節炎期的治療痛風性關節炎一旦發展成慢性則很難恢復.主要是避免反復發作,損傷腎臟及關節功能,對痛風結石較大者可進行手術切除.6,痛風病晚期的治療晚期痛風病患者多數已形成痛風性腎病,對晚期痛風性腎病應積極控制高尿酸癥,使尿酸長期維持在正常水平,保護腎臟,防止尿酸性腎病的發展.消除一切影響腎臟功能的因素.防止尿路感染,高血壓,糖尿病及動脈硬化癥的發生.
2015-11-26 01:2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痛風是因為尿酸不能過正常的代謝,從而積累在了關節,尤其是膝關節之后導致的關節的疼痛,因為一般發生在寒冷的地方,風一吹就會產生疼痛的感覺,所以才叫痛風.常見于下肢遠端的跖趾齹內側面,半夜發作,劇痛,白天好轉.痛風飲食治療 一日食譜舉例早餐:香米粥(香米50克),牛奶(鮮牛奶250克),饅頭(面粉50克),拌黃瓜(黃瓜100克)午餐:軟米飯或面條(大米或面粉100克),肉片炒蘿卜(蘿卜100克,木耳5克,水煮肉片75克),素炒卷心菜(卷心菜150克)晚餐:紅棗大米粥(千紅棗15克,大米500克),饅頭或花卷(面粉50克),西葫蘆炒雞蛋(西葫蘆150克,雞蛋50克),醋溜土豆絲(土豆200克)全日烹調用油30克.以上食譜含熱能1827千卡(7.64兆焦耳),蛋白質64.4克,占總熱能的14.1%,脂肪49.5,占總熱能的24.4%,碳水化物281克,占1.5%,維生素A350微克視黃醇當量,維生素E22.2毫克,維生素B11.39毫克,維生素B20.92毫克,維生素C163毫克,尼克酸12.6毫克,鈣635毫克,鐵20.2毫克,鋅12.5毫克,硒34.0毫克,銅1.6毫克,鎂295毫克,磷1024毫克,鈉3489毫克,鉀2401毫克,膽固醇434毫克,膳食纖維11.3克.
2015-11-25 21:5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