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規多項指標異常伴全身疲乏、腿腳酸軟是何因
血液常規白細胞(WBC):3.0;4.0-10.010^9/LL淋巴細胞數:1.2;0.8-3.510^9/L中間細胞數目:0.3;0.1—0.910^9/L中性粒細胞數:1.5;2.0—7.010^9/LL中性粒細胞百分比:50.4;47.0-76.0%中間細胞百分比:9.4;3.0—9.0%H淋巴細胞百分比:40.2;18.7-47.0%血紅蛋白(HGB):108;110-150g/LL紅細胞(RBC):3.50;3.5-5.010^9/L紅細胞壓積(HCT):0.308;0.35-0.45L/LL/L平均紅細胞體積(MCV):88.0;82.0-95.0fL平均血紅蛋白量(MCH):30.8;27.0—31.0pg平均血紅蛋濃度(MCHC):350g/L;320—360紅細胞分布寬度標準差(RDM-SD):33.2fL;31.0-51.0紅細胞分布寬度變異系數(RDM-CV):13.4%;11.5-14.9血小板(PLT)數目:108;100-30010^9/L平均血小板體積(MPV):13.0;7.0-12.5fLH血小板分布寬度(PDW):15.1;15.0-18.1%血小板壓積:0.140%;0.11-0.282%全身疲乏,腿腳酸軟,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血常規中白細胞、血紅蛋白、紅細胞等多項指標異常,同時出現全身疲乏、腿腳酸軟的癥狀,可能與營養不良、病毒感染、血液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藥物副作用等有關。 1. 營養不良:長期飲食不均衡,導致身體缺乏必要的營養物質,影響造血功能。要調整飲食結構,多吃富含蛋白質、鐵、維生素等的食物,如瘦肉、蛋類、新鮮蔬菜和水果。 2. 病毒感染:如流感病毒等感染,可引起白細胞降低和身體不適。需注意休息,多喝水,必要時使用抗病毒藥物,如利巴韋林、阿昔洛韋等。 3. 血液疾病:如再生障礙性貧血,會出現全血細胞減少。明確診斷后可能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劑,如環孢素,或進行造血干細胞移植。 4. 自身免疫性疾病:像系統性紅斑狼瘡,會破壞自身血細胞。治療常使用糖皮質激素,如潑尼松,以及免疫抑制劑,如環磷酰胺。 5. 藥物副作用:某些藥物如抗生素、抗癲癇藥等可能影響血常規指標。需在醫生指導下調整用藥。 出現這些癥狀應引起重視,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查明原因,進行針對性治療。同時,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有助于身體恢復。
2025-01-09 07:0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白細胞,中性粒細胞,血紅蛋白略低。從這個血常規看,問題不大。您好朋友,從您這個血常規來看,問題應該不會太大。您的全身疲乏,腿腳酸軟應該進一步檢查,如血糖,血壓,電解質,心電圖等等來全面診斷,您可以過一周后復查一個血常規,看能不能上升一點或者保持現在的數據,只要是變化不大,這個血常規是沒有多大問題的,您放心好了。祝您身體健康。
2015-11-26 04:43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此情況應注意病毒感染,桿菌感染,結核病及身體抵抗力下降引起的表現的具體是需要結合體征及表現確定的。常見于有病毒性感冒引起的表現的。建議向醫院醫師咨詢確定為宜。在醫院指導下進行治療觀察
2015-11-25 20:3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檢查報告白細胞、紅細胞及血紅蛋白等多項稍低于正常,有輕度貧血,貧血的原因有多種,缺鐵、出血、溶血、造血功能障礙等。貧血會造成面色蒼白,伴有頭昏、乏力、心悸、氣急等癥狀。建議給與富于營養和高熱量、高蛋白、多維生素、含豐富無機鹽和飲食,以助于恢復造血功能。避免過度勞累,保證睡眠時間。
2015-11-25 19:33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白細胞就包括了中性粒細胞,因為白細胞低所以乏力。血紅蛋白稍低問題不大白細胞低的原因:藥物影響、炎癥、結締組織病、血液病。建議1.排除藥物因素,看看平時服用的藥物有沒有引起白細胞減少的副作用2.看看是不是有感染的地方3.如果以上都沒問題,就查查血液和結締組織病方面醫生詢問:發現白細胞低多久?平時有沒有長有其他慢性疾病嗎?期服用的藥物?白細胞低多久了?除了乏力,還有什么癥狀?
2015-11-25 08:5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中性粒細胞增多? 中性粒細胞增多定又為外周血中性粒細胞絕對計數增加,比正常人群平均值多2個標準差以上,年齡大于1個月的兒童和各年齡組成人中性桿狀核和分葉核粒細胞計數大于7.5×10^9/L ,小于1個月的嬰兒大于26×10^9/L 。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