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面外傷縫針后腫脹發熱是何因,咋處理?
患者性別:患者年齡:主要癥狀:昨天下午腳面外傷縫了七針,打了點滴后回了家,今天上午又去換了藥,未發現明顯腫脹,買了頭孢氨,回來后吃了六顆,下午感覺有點冷,17點量了體溫37.3度,腫脹有點厲害,19點量的37.7度.請醫生幫我分析一下怎么回事?我該怎么辦?發病時間:化驗檢查結果:曾經治療情況和效果: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腳面外傷縫針后出現腫脹、發熱,可能與傷口感染、藥物反應、局部血液循環不暢、身體應激反應、活動不當等有關。 1. 傷口感染:細菌可能侵入傷口導致感染,引起炎癥反應,出現腫脹和發熱。需要加強傷口消毒換藥,必要時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甲硝唑、左氧氟沙星等。 2. 藥物反應:對所服用的頭孢氨可能存在過敏或不良反應。應立即停藥,觀察癥狀是否緩解。 3. 局部血液循環不暢:受傷后局部血管受損,血液回流受阻,可導致腫脹。抬高患肢有助于促進血液回流。 4. 身體應激反應:受傷會刺激身體產生應激,出現低熱和輕度腫脹。一般隨著身體恢復會逐漸改善。 5. 活動不當:過多活動受傷部位,可能加重腫脹。應減少活動,多休息。 總之,腳面外傷縫針后出現腫脹和發熱,需要密切觀察,注意休息和傷口護理。如果癥狀持續加重或出現其他不適,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
2025-01-08 17:23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你這是正常想象,體溫較正常升高,但沒有超過1℃,腳腫也是正常的,不過你要注意:1,口服消炎藥效果肯定是不行的,縫了7針傷口一點還大,如果是有污染那就更麻煩,所以口服消炎藥是沒有多大的效果,最低你需要靜脈消炎治療一周.2,傷口也要及時換藥,現在腳腫了,傷口不能包扎太緊,傷口換藥的頻率,也就是次數由你傷口來定,如果沒有紅腫,兩道三天一次,如果有東西流出了那就需要每天換藥.3,繼續檢測體溫變化,如果體溫超過38℃,就需要到醫院處理了.
2015-11-25 10: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