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息肉多年調理不好,原因及治療方法?
我胃一直不是很好,吃東西我都不定時,這當然是工作的原因了,可是我已經努力調理飲食習慣了,該吃的吃,不該吃的從不吃,可是醫院還是檢查出我胃息肉,這已經好幾年了,到很多醫院都醫不好!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胃息肉多年未愈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如息肉性質、飲食習慣、幽門螺桿菌感染、遺傳因素、精神壓力等。 1.息肉性質:不同類型的胃息肉,如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等,其治療難度和預后有所不同。炎性和增生性息肉相對容易治療,腺瘤性息肉惡變風險較高,治療較復雜。 2.飲食習慣:雖然已努力調理,但可能仍存在某些未注意到的細節,如食物選擇、進食速度、飲食規律等。 3.幽門螺桿菌感染:若感染未徹底清除,可能持續刺激胃黏膜,影響息肉的治療效果。 4.遺傳因素:部分人由于遺傳易感性,更容易患胃息肉且治療難度較大。 5.精神壓力:長期處于高壓狀態,會影響神經內分泌系統,進而影響胃部功能和息肉的恢復。 總之,胃息肉的治療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患者應保持良好的心態,積極配合醫生治療,定期復查。同時,注意飲食健康和生活規律,有助于促進康復。
2025-01-08 17:0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您的情況還是不良的飲食習慣引起的,治療主要還是在于平時的調養,飲食要有規律,少吃脂肪、高糖、辛辣、油煎的食品及咖啡等刺激性飲料,多吃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維生素,加強體育鍛煉,保持身心愉快。祝您早日康復!
2015-11-26 00:0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胃里的息肉主要指由胃粘膜上皮和/或間質成分增生所引起的息肉狀病變。正常胃粘膜由于粘膜周圍萎縮,出現腔內息肉狀改變。增生性改變時,肥厚的粘膜也可出現息肉狀改變。增生性改變既可出現局灶性或彌漫性息肉狀改變。起臨床表現多伴有胃酸缺乏或胃酸低下,因此常出現上腹部輕微疼痛與不適,惡心,厭食,消化不良,體重下降及腹瀉等癥狀。
2015-11-25 23:3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您好,胃里的息肉主要指由胃粘膜上皮和/或間質成分增生所引起的息肉狀病變。正常胃粘膜由于粘膜周圍萎縮,出現腔內息肉狀改變。增生性改變時,肥厚的粘膜也可出現息肉狀改變。增生性改變既可出現局灶性或彌漫性息肉狀改變。起臨床表現多伴有胃酸缺乏或胃酸低下,因此常出現上腹部輕微疼痛與不適,惡心,厭食,消化不良,體重下降及腹瀉等癥狀。在胃鏡下看到息肉表面如有糜爛,潰瘍,可發生間歇性或持續性出血。臨床上治療胃息肉經內鏡切除是胃息肉治療的首選方法,主要有高頻電凝切除法,激光及微波灼除法,尼龍絲結扎法及氬離子凝固法等。如果體積不大的息肉是可以一次性完全治愈的,但是如果體積很大的話,還是要分次切除。如果您做過息肉切除,建議您到醫院定期做胃鏡的隨訪檢查,這樣可發現息肉復發,并給予及時治療以防止癌變。祝您健康!
2015-11-25 21:07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胃息肉患者多伴有胃酸缺乏或胃酸低下,因此常出現上腹部輕微疼痛與不適,惡心,厭食,消化不良,體重下降及腹瀉等癥狀.息肉表面如有糜爛,潰瘍,可發生間歇性或持續性出血.經內鏡切除是胃息肉治療的首選方法,主要有高頻電凝切除法,激光及微波灼除法,尼龍絲結扎法及氬離子凝固法等.內鏡治療息肉方法簡便,損傷小,費用低,多數為1次性治療,少數需分次切除.通過內鏡定期隨訪,還可發現息肉復發,并給予及時治療以防止癌變.
2015-11-25 21:0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胃息肉? 胃息肉(gastrie polyp)是指突出于胃黏膜的良性隆起性病變,表面常較光滑。息肉多無癥狀,往往是在內鏡或x線檢查偶爾被發現。較大的息肉可引起消化系統癥狀,如腹部不適、腹脹、上腹痛、上消化道出血等,但多因癥狀輕微和不典型而被人忽視。根據病理形態常將胃息肉分為腫瘤性、錯構瘤性、炎癥性和增生性四類。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