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淚囊炎手術后仍流淚如何處理
慢性淚囊炎手術后還是流淚怎么辦?2005年一直流淚,淚道是通的,可沖了四五次后就不通了,診斷為慢性淚囊炎。激光做了兩次,是鼻總管不通,做完后一個月又不通了。2006年3月1日做了鼻淚管吻合術,拆線后一周是通了,但以后就一直不通,而且還留下疤痕,直到現在,眼睛還流淚,有分泌物,手術都做了,我現在怎么辦呀?目前一般情況:流淚,有分泌物有疤痕病史:兩年以往的診斷和治療經過及效果:做過激光,又手術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慢性淚囊炎手術后仍流淚,可能與術后粘連、炎癥未完全控制、淚道狹窄復發、新的阻塞、個體恢復差異等有關。 1. 術后粘連:手術部位可能發生粘連,影響淚液正常引流。可通過再次手術松解粘連。 2. 炎癥未完全控制:淚囊炎的炎癥若未徹底消除,會導致持續流淚。需使用抗生素眼藥水,如妥布霉素滴眼液、氧氟沙星滴眼液等,同時口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頭孢呋辛酯等。 3. 淚道狹窄復發:術后淚道可能再次狹窄??蓢L試淚道擴張術。 4. 新的阻塞:術后可能出現新的阻塞點。需進一步檢查明確阻塞位置,采取相應治療。 5. 個體恢復差異:每個人的身體恢復能力不同。要注意眼部衛生,避免刺激,加強營養,促進恢復。 總之,慢性淚囊炎手術后仍流淚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進行詳細檢查,明確原因后采取針對性治療。同時,要保持良好的用眼習慣和眼部衛生。
2025-01-09 05:04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桂英
上海市青浦區朱家角人民醫院
二級乙等
五官科
-
患者性別~男患者年齡~18詳細病力和咨詢目的~3年前去醫院看一直淚道是通的然后有陣子不犯只是上眼藥泰利密多~但現在一底頭時間長或看書就容易流衣物但老是有膿性物質近期又到醫院看了一直在做淚到沖洗和打些地塞米松~慶大沒素~去醫院打得有15次了~沒次查不多打倆針吧~~現在就是打了直接就到嗓子里(沒有膿性物質)唯一就是膿性物質還是往上反隨說比原先少~但睡覺醒來眼睛全是膿性物質(次迷糊)眼睛都征不開有沒有什么辦法根治我這屬于通的但還是天天受病的折磨全愈不了現在狀況~眼睛不實就出易物眼淚膿很少只在睡覺起來后眼睛全是眼次病力~8年了以往的診斷和治療經過及效果:就是原先去過很多地方看也通過不少但還是沒根治~~~只是上眼藥~淚道沖洗(帶藥)
2015-11-25 12:4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如果出現局部炎癥這種情況有可能會導致局部分泌物增多。采用手術治療對局部組織。來說,畢竟也屬于刺激的現象。所以。在這種情況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口服一些清熱解毒口服液雙黃連口服金銀花口服液。也可以使用氯霉素滴眼液和紅霉素眼膏進行治療。
2015-11-25 09:3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慢性淚囊炎多為鼻腔慢性炎癥存在或沙眼蔓延至淚道所引起的疾病。慢性淚囊炎患者淚囊內含有大量粘液性或膿性分泌物,此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細菌,以肺炎雙球菌為最多見,且最嚴重。一旦角膜受輕微外傷。如穀穗刺傷,角膜異物等,就會引起嚴重角膜潰瘍,如葡行性角膜潰瘍。對于患慢性淚囊炎病人行內眼手術時,如白內障摘除或抗青光眼手術,會引起化膿性眼內炎或全眼球炎,而致失明的可能。故必須先行淚囊手術之后才能進行內眼手術?;悸詼I囊炎病者,要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治療,一般要作淚囊鼻腔吻合術,才能恢復正常排出淚液功能,絕大多數能治愈。
2015-11-25 05:23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慢性淚囊炎是一種常見的外眼病,淚囊內膿液中的細菌種類多,毒力強,從淚囊分泌物中培養出的細菌有肺炎球菌、鏈球菌、葡萄球菌,有時還有厭氧型細菌,因此普通抗菌藥物往往難以奏效,治療周期長,效果差,病人常常失去治療信心,認為沒有什么好辦法,不予重視。其實淚囊內的細菌是眼睛最大的“細菌庫”,細菌隨時都可以從淚囊感染眼球,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害。如角膜或結膜受外傷后,隱藏在淚囊內的細菌會乘虛而入,引起角膜炎或角膜潰瘍,輕者治愈后遺留瘢痕,重者甚至發生角膜穿孔而失明。另外,慢性淚囊炎也是眼科內眼手術的一個隱患,如白內障、青光眼手術,如有淚囊炎存在,細菌可經切口造成眼球內感染(眼內炎)而導致失明。因此,眼科醫生把沖洗淚道做為內眼手術前常規檢查。如有慢性淚囊炎,應先治療,然后再行別的手術。慢性淚囊炎也不總是穩定的,有時可急性發作,引起淚囊周圍組織發炎,局部紅、腫、熱、痛,甚至全身發熱。當淚囊膿腫由皮膚面穿破時,就會形成瘺管稱為淚囊瘺,這種瘺管很不容易徹底治愈。由此可見,慢性淚囊炎對眼球的危害是很大的,千萬不可掉以輕心,麻痹大意。慢性淚囊炎的治療應分以下4個步驟進行:(1)局部點藥:各種抗生素眼藥水均可使用,每日4~6次,點藥前需充分擠壓淚囊,排出膿液,以發揮藥效。有條件時可進行細菌培養和藥物敏感試驗,選擇合適抗生素。(2)淚道沖洗:為了徹底清除膿液,發揮抗生素的療效,可每周用生理鹽水沖洗淚囊1次,沖洗完畢后向淚囊內注入慶大霉素4萬單位或加入地塞米松2.5毫克,以促進炎癥消退。(3)淚道探通:以上兩種方法治療無效時,或經過治療膿性分泌物暫時消失,但阻塞仍未消除者,可試行淚道探通術,探通時注意勿用力過猛,以免形成假道,造成細菌感染。(4)手術治療:一般保守治療6個月無效時,應盡早行淚囊鼻粘膜吻合術。對淚囊破壞嚴重,囊腔縮小的小淚囊或年齡較大者,可考慮行淚囊摘除,以消除膿液對眼睛的威脅。近年來,應用YAG激光或淚道環鉆進行淚道原位再通術,治療慢性淚囊炎引起的鼻淚管阻塞,也取得了較好療效。鼻淚管阻塞或狹窄被認為是造成慢性淚囊炎的基本原因。而引起鼻淚管阻塞或狹窄的常見原因主要為外眼部的炎癥,如沙眼、瞼緣炎、淚小管炎等。另外,解剖學方面的因素也不能忽視,如鼻淚管的寬度和長度異常、鼻中隔偏曲、下鼻甲骨肥大、慢性鼻炎等,在一定程度上構成了慢性淚囊炎的附加因素。因此,預防淚囊炎應從病因學的幾方面著手。(1)保持眼部清潔衛生,不用臟手揉眼或臟手帕擦眼睛。(2)及時徹底治療沙眼、瞼緣炎等外眼部炎癥,不給細菌以可乘之機。(3)有迎風流淚的病人,盡早到醫院檢查,明確病因,給予治療。(4)有鼻中隔偏曲、下鼻甲骨肥大或慢性鼻炎者應盡早治療。慢性淚囊炎由于治療時間長,見效慢,病人往往缺乏耐心,重視不夠。患了淚囊炎后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1)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治療上持之以恒。(2)保持眼部清潔,每日擠壓淚囊區(大眼角)2~3次,膿液排干凈后點抗生素眼藥水(如氯霉素、利福平等),每日3~4次。(3)睡眠充足,保持大便通暢,注意檢查有無全身疾病(如糖尿病)。(4)多吃水果,禁食辣椒、大蔥等刺激性食物,忌煙酒。(5)治療6個月仍不見效者,應當盡早到醫院行手術治療。
2015-11-25 00:2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