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怎么辦?
歲主要癥狀:剛上一年級,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經常自己玩鉛筆,校卡等小東西.上課沒學到什么東西,回家后媽媽一教又會了.請問醫生是什么原因?該怎么辦?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一年級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可能由多種因素導致,如環境影響、睡眠不足、缺乏興趣、微量元素缺乏、多動癥等。 1. 環境影響:孩子所處的學習環境如果嘈雜、混亂,容易分散其注意力。家長和老師要為孩子創造安靜、整潔、有序的學習環境。 2. 睡眠不足:孩子睡眠時長不夠或睡眠質量差,會影響大腦和身體的發育,導致白天注意力難以集中。要保證孩子每天有充足且高質量的睡眠。 3. 缺乏興趣:對所學內容不感興趣,孩子就難以專注。老師和家長應嘗試采用多樣化的教學和引導方式,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4. 微量元素缺乏:例如鋅、鐵等微量元素的缺乏,可能影響孩子的注意力。可通過飲食調整,多吃富含這些元素的食物,如瘦肉、魚類、蛋類等。必要時在醫生指導下補充微量元素制劑。 5. 多動癥:這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發育障礙,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多動、沖動等。如果懷疑孩子有多動癥,應及時就醫,進行專業評估和診斷。醫生可能會建議行為治療、心理治療,必要時配合藥物治療,如哌甲酯、托莫西汀等。但藥物使用需嚴格遵醫囑。 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家長和老師要耐心觀察和分析原因,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幫助孩子改善。如果問題較為嚴重,建議及時帶孩子到正規醫院就診。
2025-01-08 12:17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藥物治療多動癥,動作過多往往經藥物治療而得到控制。同時,不可忽視家庭和學校方面的適當教育和管理。對患兒的態度要以耐心,關懷和愛護的態度加以處理。對患兒的不良行為及違法舉動要正面地給以紀律教育,多予啟發和鼓勵遇到行為治療有成績時給予獎勵,不應在精神上施加壓力更不能現罵或體罰。對有不良習慣和學習困難的患兒,應多給具體指導,執行有規律的生活制度,培養良好習慣,幫助他們克服學習的困難,不斷增強信心。
2015-11-25 12:3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考慮是多動癥的表現,多動癥是兒童時期的一種常見疾病,主要是表現為注意力障礙和行為的異常,上課注意力不集中,興趣廣泛等,家長一定要耐心的指導教育,及時糾正孩子的不良習慣,必要時待孩子到醫院就診
2015-11-25 11:0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不同年齡孩子的基礎注意維持時間是不同的~3-6歲孩子的注意時間在5-15分鐘之間,上小學之后孩子的注意力可以延長到20分鐘或以上,這尤其指當孩子完成困難任務的時候,當他們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時,可以維持的較久,比如看動畫片,玩自己喜歡的玩具等.如果連這樣注意時間都達不到,會有些問題.針對注意不集中的改善,您需要注意以下問題:1,首先要理解孩子的注意力是有選擇性的,這是非常正常的:孩子更容易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投入注意力,對相對來說困難的任務或自己不感興趣的事情則比較難以集中注意力;比如看動畫片,電視畫面一般來說是快速轉換的,并且形象鮮明的,使孩子的注意力能夠跟隨;玩玩具孩子可以動手,這就跟他所做的事情之間發生了互動,容易調動孩子的興趣;而做作業,對孩子來說會是困難的,需要時間的,有第二天老師檢查的壓力,所以孩子比較難以集中注意力去投入.但是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所需要注意和投入的事情并不一定是他所感興趣的,而這是孩子成長所必須面對的,比如做功課,聽講,集中精力解決一道難題等;所以要有意識的引導孩子的注意內容,以下是具體需要注意的一些問題;2,給孩子適宜的引導和培養:(1)為孩子營造安靜,簡單的環境(孩子的注意力有時候是被大人“破壞”的):在孩子注意力發展的過程中,在孩子完成任務或者自己探索的時候,需要給予孩子安靜簡單的環境,對于孩子集中注意力并且有意識的發展注意力有很好的幫助.因為兒童注意力的穩定性比較差,會因為受到新異刺激而發生轉移,所以我們應該盡可能排除可能分散孩子注意力的因素,保護孩子注意力的穩定性.孩子完成任務和自發探索的地方應相對安靜,在孩子進行的過程中也要盡量避免對其進行打擾,還要把一些花哨的小裝飾品小玩意兒和小零食等拿開,大人也要避免在這個時候去“關心”孩子,“你喝點牛奶吧”,“你在干什么呢?要不要幫忙?”,“你幫我做個事情吧”,保護好孩子專心做事時寶貴的注意力;(2)跟孩子一起過有規律的生活:規律的生活有助于增加注意力的穩定.也要保證孩子的生活動靜相宜,不同性質的生活之間有所轉換,但不要強求剛做完運動或處于興奮狀態的孩子馬上安靜下來,從事較難的學習任務,這也是有違人的神經生理的規律的;另外,孩子的注意時間也是有限的(指完成對孩子有難度的任務時,非孩子感興趣的活動),切忌強迫孩子一直坐著,這樣反而會適得其反;(3)讓孩子一次只做一件事情:人的注意資源是有限的,分配在性質不同的事情上面,會嚴重消耗注意力的有效性,尤其是孩子的注意力正在發展過程中,同時進行多件事情,會損害注意的有效集中;所以,哪怕當孩子玩兒玩具的時候,也要關掉電視機;做作業的時候,不要放音樂;(4)跟孩子一起玩兒“自我約束力”的游戲,并把這樣的方式貫徹進孩子的生活:您可以有意識的設置一些情境幫助孩子增強多刺激下的自我約束能力,遵循循序漸進的過程.比如說“音樂木頭人”的游戲,當音樂響起來的時候,大家一起做各種有趣的動作,當音樂停下來的時候(一位家長控制音樂),大家要保持剛才音樂停下來時的一個動作一定時間,直到音樂再次響起.如果動了,可以有一個小小的懲罰.也可以跟孩子一起看一張圖片一段時間,之后把圖片移走,跟孩子一起講講圖片中的東西,講得多的人可以獲得“積分圖標”(小粘紙,三到六歲孩子喜歡的“精神獎勵”),這樣也可以鍛煉孩子的注意廣度,而注意廣度是注意力品質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5)鼓勵孩子從事所喜愛的中等強度的體育鍛煉:運動可以促進注意力的品質,也可以釋放掉一些孩子的能量(小孩子都是精力很旺盛的),對保持注意時狀態有促進.當然,運動時全力投入協調身體的能力,也會被孩子遷移到其他活動中去,所以規律的從事體育鍛煉,對孩子的注意發展有幫助;
2015-11-25 02:39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孩子還小,貪玩是很正常的,按你所說的情況來看,這不是什么問題啊,他能學會東西.只不過是上課不認真聽講而已,不過這也要及時的扭轉才好,要不然時間長了,既浪費精力,又浪費時間.而且如果孩子慢慢的形成這樣的習慣也不好.這就需要家長和老師共同的幫助,一方面家長不要責罵孩子,要好好的給他講道理,說明什么時候該玩,什么時候該學.因為孩子畢竟還小,他還不懂事,他那樣做只是覺得好玩,并沒有什么惡意,你們要和他說明上課不認真聽老師講課的話,哪是對老師不尊敬,告訴他上課了就認認真真的聽老師講課,下課以后想玩了就玩.當然,這其中老師的作用也很關鍵的,你們應該找老師談談,讓老師也幫助引導一下,有時候他上課那么貪玩很有可能是想引起別人對他的注意,小孩子是特喜歡別人想到他的,那么老師可以對他進行適當的提問,一方面滿足了小孩子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可以正確的引導他好好地學習,激發他的學習興趣.
2015-11-24 22: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