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病兩個月剛確診,治療相關問題求解
本次發病及持續時間:持續發病2個月,經幾次去醫院診治,今天剛被確診,請提示一下治療期間是否需要忌口,吸煙對這個病有沒有影響。西藥和中醫治療哪種效果更好。請幫忙看一下醫院所開的藥是否正確1:外用:曲安奈德尿素乳膏2:口服:方希阿維A膠囊迪皿酸左西替利嗪片雷公藤多苷片氨苯礬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發病持續兩個月剛確診,涉及治療期間忌口、吸煙影響、中醫療法與西醫療法比較、醫院所開藥是否正確等問題。 1. 忌口:治療期間通常需要忌口,避免食用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以及海鮮等易致敏食物。 2. 吸煙影響:吸煙會對病情產生不良影響,可能導致血管收縮,影響藥物療效和身體恢復。 3. 中醫療法與西醫療法:西藥治療起效相對較快,能迅速控制癥狀;中醫治療則注重整體調理,從根本上改善體質,減少復發。具體哪種效果更好,取決于病情特點和個體差異。 4. 藥物正確性:曲安奈德尿素乳膏常用于抗炎、抗過敏;方希阿維 A 膠囊適用于嚴重的銀屑病等;迪皿酸左西替利嗪片用于抗過敏;雷公藤多苷片有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氨苯礬常用于麻風病等。這些藥物的使用是否正確,需綜合患者的具體病情、癥狀、體征及相關檢查結果來判斷。 5. 治療注意事項:患者應嚴格遵醫囑用藥,定期復查,關注藥物可能的不良反應,如皮膚干燥、口干等。 總之,在治療過程中,患者要積極配合醫生,注意生活飲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以促進病情的恢復。
2025-01-08 13:04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目前治療掌跖膿皰病的方法不多,西藥外用治療,選擇PUVA照射及內用藥物。患者具體的治療方法需要根據患者的病情由專業醫生確定的,建議患者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之后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正規治療,避免自行處理以免加重病情。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及煙酒刺激。
2015-11-25 00:3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您好:目前治療掌跖膿皰病的方法不多,西藥治療一般選擇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外用治療掌跖膿皰病,治療可以外用水楊酸軟膏、0.1%的維A軟膏或皮質類固醇激素軟膏。如果病情較重可以再口服一些抗生素和維A酸片劑或膠囊。維A酸類藥物可能會對肝臟有一定的影響,所以每吃完一個月藥應該到醫院抽血化驗肝功
2015-11-24 22:4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掌跖膿皰病至今病因并不明確,只有相關的可疑危險因素。通常,掌跖膿皰病僅發生于掌跖部位,表現為在病變部位存在膿皰,掌跖膿皰病是一種慢性疾病,通常可以反復發病。掌跖膿皰病的病變部位通常有紅斑,在紅斑上反復出現膿皰,同時伴有角化、脫屑等癥狀。
2015-11-24 22:35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目前治療掌跖膿皰病的方法不多,西藥治療一般選擇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外用治療掌跖膿皰病,治療可以外用水楊酸軟膏、0.1%的維A軟膏或皮質類固醇激素軟膏。如果病情較重可以再口服一些抗生素和維A酸片劑或膠囊。維A酸類藥物可能會對肝臟有一定的影響,所以每吃完一個月藥應該到醫院抽血化驗肝功。
2015-11-24 14:1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
Q: 抗 O 超標應如何應對? -
Q: 風濕熱患者為何需使用長效青霉素 -
Q: 風濕熱是怎樣的一種疾病 -
Q: 風濕熱能否被完全治愈? -
Q: 風濕熱有哪些癥狀表現 -
Q: 風濕熱用中醫方法能有效治療嗎 -
Q: 風濕熱應如何有效治療 -
Q: 風濕熱應前往哪個科室就診? -
Q: 風濕熱的診斷標準包括哪些方面 -
Q: 風濕熱患者適宜的飲食有哪些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風濕熱? Bouillaud綜合征(Bouillaud syndrome)異名:風濕熱。是一種常見的反復發作的急性或慢性身性結締組織炎癥,主要累及心臟、關節、中樞神經系統、皮膚和皮下組織。6~15歲為高發年齡。本病發病與A族乙型溶血性鏈球菌的感染相關,故發展中國家的發病率較發達國家高。一年四季均可發病,冬春多見,遍及世界各地。我國各地發病情況不一,風濕熱總發病率約為22/10萬,其中風濕性心臟病患病率為0.22‰ 。以風濕性心臟病為例,20世紀80年代,中、小學生發病率北方為0. 11‰~1. 09‰,南方為0.37‰~3.6‰。首次發病年齡多為6~15歲,3歲以下少見,近年來發病年齡有向后推遲的趨勢。發病率無性別和種族差異。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