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巧瑜 副主任醫師
廣州市第十二人民醫院
三級
消化內科
-
您好,血小板的正常值(10萬-30萬/mm3)減少的原因一般情況有四種:1,造血功能障礙再障急性白血病。放射病。多發性骨髓瘤。骨髓轉移瘤等2。血小板破壞增加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脾功能亢進。系統性紅斑狼瘡等3。血小板消耗過多彌漫性血管內凝血。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巨大血管瘤等4。感染或中毒傷寒。敗血癥。化學藥物中毒等,祝健康,希望我的建議對你有幫助。
2018-12-27 16:52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一般臨床常見如下三種情況:①血小板生成減少,常見于再生障礙性貧血和急性白血病等血液病,以及應用某些化療藥物后,此時常伴有貧血和白細胞減少;②血小板破壞過多,其中多數原因不明,部分繼發于自身免疫病及應用某些藥物后;③血小板分布異常,常見于脾腫大等.
2015-11-24 06:30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1)血小板生成減少或無效死亡:包括遺傳性和獲得性兩種,獲得性血小板生成減少是由于某些因素如藥物,惡性腫瘤,感染,電離輻射等損傷造血干細胞或影響其在骨髓中增殖所致.這些因素可影響多個造血細胞系統,常伴有不同程度貧血,白細胞減少,骨髓巨核細胞明顯減少.(2)血小板破壞過多:包括先天性和獲得性兩種.獲得性血小板破壞過多包括免疫性和非免疫性.免疫性血小板破壞過多常見的有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和藥物血小板減少.非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破壞過多包括感染,彌漫性血管內凝血,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3)血小板在脾內滯留過多:最常見于脾功能亢進.
2015-11-24 05:13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血小板減少.是一種由外周血小板破壞過多而導致的一種常見的出血性疾病.目前認為該病是由于體內產生抗血小板抗體,使血小板破壞過多,血小板壽命縮短,而骨髓中巨核細胞正常或增多,巨核細胞變性,幼稚化.證候特點(1)皮膚呈現大小不等的青紫斑點或斑塊,形狀不一,按之不褪色,無瘙癢感,撫之不礙手.(2)可見于周身各處皮膚的任何部位.(3)除外感風熱毒邪,常呈反復發作的特點.(4)除皮膚紫斑外,常伴有鼻衄,齒衄`,甚至咳血,吐血,尿血,便血等癥狀;女性常伴崩漏,嚴重者出現中風(腦出血).目前西醫方面沒有什么好的治療方法.主要是激素和輸血治療.而這些方法只治其標,而沒有從病因上入手.所以在停藥或減量的過程中會反復!我們醫院是中醫治療血液疾病的專科醫院.根據患者的情況辯證施治,運用祖國傳統醫學,以清理肌體內毒素.改善骨髓造血系統微環境.使造出來的血液有一個理想的生存環境從而使血小板減少的患者得到良好的治療.平素要起居有節,避免外邪的侵襲,防止感冒.對于病程較長的慢性型患者,要注意增強體質,應避免過度勞累,注意飲食的調節,避免反復感邪,否則會導致病情反復發作,數年纏綿難愈.
2015-11-24 03:41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血小板減少癥是指血液中血小板單位細胞數減少或缺乏的癥狀.發生血小板減少癥,通常是由于身體所形成的抗體(有防護癥,通常是由于身體所形成的抗體(有防護作用的生化物質)攻擊自身的血小板所致.某些急性感染是造成這種病的根本原因.服用某種藥物(如磺胺,有機砷,奎尼丁等)治療別的疾病,在短時間內輸血太多(如在動大手術期間),或發生異常出血和凝血,都可能造成血小板減少.特發性血小板減少癥紫瘢是較常見的一種.治療:1.遵醫囑,停止服用大部分或全部正在使用的藥物,因為許多藥物都可能造成血小板減少.2.服用類固醇,可以減少抗體造成的破壞,從而使血液中血小板的含量提高.3.如病情嚴重可考慮實施脾臟切除手術治療血小板減少癥.4.可用輸入血小板來治療因血液喪失和骨髓無法制造足夠的血小板而導致的血小板減少癥.
2015-11-23 20:1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血小板減少的發病原因: 1.引起骨髓再生低下低下或障礙伴全血細胞減少的藥物.在一定劑量下易引起骨髓再一低下的化學物質及藥物: ①苯,二甲苯等.②烷化劑:如氮芥,環磷酰胺,苯丙酸氮芥等.③抗代謝藥:如阿糖胞苷,巰基嘌呤等.④抗癌抗生素類:如正定霉素,阿霉素等.⑤其他:如有機砷等. 2.可以引起骨髓再生障礙或低下的藥物:如氯霉素,磺胺類藥物,青霉素,鏈霉素,新青I號,三甲雙酮,苯妥英鈉,乙琥胺,抗甲狀腺藥(如他巴唑,丙基硫氧嘧啶,甲亢平),糖尿病藥(如甲磺丁脲,氯磺丁脲,氯磺丙脲等),保泰松,消炎痛,安定及鎮靜藥(安寧,利眠寧,氯丙嗪等),金制劑,染發劉,撲敏寧,撲爾敏,乙酰唑胺等 3.選擇性抑制巨核細胞制造血小板的藥物:如氯噻嗪類藥,雌激素類,乙醇,甲磺丁脲,瑞斯脫霉素等.
2015-11-23 11:3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