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發熱性嗜中性皮病治療中強的松替代及減量方法
我于2008年10月6日因發熱(39.5度),肌肉疼痛,10月7日找醫生治療,至12日病情不但沒有好轉,反而在雙手手背,左頸部,右肩胛等多處出現假性水皰,10月13日轉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皮膚科治療,經確診為“急性發熱性嗜中性皮病”(SWEET?。?施靜脈注謝,10月19日患處假性水皰基本消失,10月20停止靜脈注謝,改用早晨空服“強的松”8片/日,10月26日改用5片,10月27日改用4片,10月28日停止服用“強的松”,當日下午原已好轉的病斑又開始出現假水皰.從10月29日開始,又只好早晨空服“強的松”8片/日至11月8日,11月9日-11日口服“強的松”7片,昨天晚上,病斑又有死灰復燃的跡象,今天只好再恢復到8片/日.請問:1,有什么藥物可以取代“強的松”2,如果目前沒有可以取代“強的松”是藥物,那如何減量?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急性發熱性嗜中性皮病(SWEET ?。┦且环N病因尚不明確的疾病,治療較為復雜。關于藥物替代和強的松減量問題,需要綜合考慮病情、患者個體差異等因素,包括藥物療效、副作用、治療周期、患者依從性、后續隨訪等。 1. 藥物療效:不同藥物對 SWEET 病的治療效果有所差異。強的松效果顯著,但長期使用可能有副作用。可考慮使用甲氨蝶呤、雷公藤多苷、沙利度胺等藥物,但效果因人而異。 2. 副作用:強的松可能導致肥胖、骨質疏松等。替代藥物也可能有各自的不良反應,如甲氨蝶呤可能影響肝腎功能,雷公藤多苷可能引起胃腸道不適等。 3. 治療周期:治療周期的長短會影響藥物選擇和減量方案。短期治療可能以強的松為主,長期則需考慮副作用小的替代藥物。 4. 患者依從性:患者能否按時服藥、遵循醫囑調整劑量等,對治療效果至關重要。 5. 后續隨訪:定期復查血常規、肝腎功能等,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總之,對于急性發熱性嗜中性皮病患者,在藥物選擇和強的松減量問題上,需要綜合多方面因素,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個體化治療,以達到最佳治療效果,減少不良反應。
2025-01-05 20:28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朋友你好,根據你的提問,可以換地塞米松治療看看
2015-11-22 10:0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