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堿性磷酸酶偏低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營養不良、慢性腎炎、甲狀腺功能減退、貧血以及遺傳性低堿性磷酸酶血癥等。是否需要治療取決于具體病因和癥狀。 1. 營養不良:長期飲食不均衡、蛋白質攝入不足等可能導致。需調整飲食,增加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 2. 慢性腎炎:腎臟功能受損,影響代謝。治療包括控制血壓、減少尿蛋白、保護腎功能等。 3. 甲狀腺功能減退:甲狀腺激素分泌減少。治療常使用左甲狀腺素鈉片等藥物。 4. 貧血:如缺鐵性貧血,要補充鐵劑,如硫酸亞鐵片。 5. 遺傳性低堿性磷酸酶血癥:較為罕見,可能需要補充維生素 D 和鈣劑。 總之,單純堿性磷酸酶偏低,血脂和肝功能其他指標正常,不一定需要治療,但應進一步檢查明確病因。若有相關癥狀或病因明確,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相應治療。
2025-01-05 14:50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堿性磷酸酶異常多見于阻塞性黃疸,原發、繼發性肝癌,膽汁淤積性肝炎等。如果是肝細胞性黃疸,轉氨酶的活性會很高,但堿性磷酸酶稍高或者是正常。而如果是阻塞性黃疸則正好相反,血清堿性磷酸酶會明顯升高,轉氨酶則輕度增高;而肝癌病變時,血清堿性磷酸酶明顯增高,轉氨酶升高卻并不明顯,血清膽紅素也不高
2015-11-21 14:5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