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半年培元通腦膠囊后,斑塊相關問題及生活注意事項
吃了半年培元通腦膠囊藥是否還有其它藥可吃吃藥后它的斑塊是否會消失是否有偏方生話中要注意什么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服用半年培元通腦膠囊后,斑塊不一定會消失。可替換的藥物有銀杏葉片、復方丹參滴丸、血塞通膠囊等。生活中要注意飲食清淡、適量運動、戒煙限酒、規律作息、控制情緒等。 1. 藥物選擇:銀杏葉片能改善血液循環;復方丹參滴丸可活血化瘀;血塞通膠囊有助于通脈活絡。但藥物的使用需遵醫囑。 2. 斑塊形成原理:斑塊多由血脂異常、血管內皮損傷等導致。血液中的脂質沉積在血管壁,逐漸形成斑塊。 3. 飲食注意:減少高油、高脂、高糖食物攝入,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 4. 運動方面:選擇適合自己的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游泳等,增強心肺功能。 5. 戒煙限酒:吸煙會損傷血管內皮,加重斑塊;過量飲酒也不利于血管健康。 6. 規律作息:保證充足睡眠,避免熬夜,有助于維持身體正常代謝。 7. 控制情緒:避免長期緊張、焦慮、憤怒等不良情緒,以免引起血壓波動。 總之,對于斑塊的治療和預防,需要綜合多種方法,并且定期復查,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2024-12-26 19:4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如何及早發現頸動脈疾病,預防腦血管意外(腦中風)編輯這篇文章全網發布:2011-10-10154發表者:孫蓬(訪問人次:5506)原則:掌握相關癥狀,頸部聽診雜音,及時的頸部超聲檢查及頭顱CT檢查。頸動脈疾病的癥狀:一過性黑蒙;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可逆性缺血性神經功能障礙;腦血管意外。揚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血管外科孫蓬描述腦缺血綜合征的術語:1、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指持續時間少于24h的腦神經功能障礙。2、可逆性缺血性神經功能障礙(RIND)持續時間大于24h,但可在兒天內完全緩解。3、腦血管意外(CVA)或急性卒中,是一種穩定性神經功能障礙,經過長時間才能逐步改善。4、漸增強的TIA:神經系統癥狀反復發作,每次發作時癥狀并不惡化。5、進展期卒中:反復發作的神經功能障礙,發作后神經功能不能恢復到上一次發作的水平。6、一過性黑蒙指短暫(幾分鐘或幾小時)的單眼失明,常由于短暫缺血造成。臨床表現就像越過眼前的陰影。7、Hollenhorst斑是視網膜血管上明亮的黃色膽固醇斑,其栓子來自頸動脈分叉。說明頸動脈的粥樣硬化斑塊十分脆弱;在手術治療時可出現其他自發性微栓子。產生神經功能障礙的機制:(1)動脈栓子;(2)低灌注,特別是伴有多發血管阻塞疾病;(3)伴血栓形成的動脈閉塞疾病;(4)顱內出血。常見的頸動脈疾病的病因:動脈粥硬化,放療,肌纖維發育不良,動脈炎。頸部聽診:在患者的頸部胸鎖乳突肌前緣聽診,可聽到收縮期雜音,它是頸動脈粥樣硬化的基本體征,頸動脈雜音提示心臟事件和神經意外發生的危險性增加。但是嚴重的頸內動脈狹窄,血流減少雜音可消失。對頸部雜音者應做血管多普勒超聲進行初步檢查。如果出現暈厥,雙側視力障礙,雙側運動癱瘓等癥狀,說明腦干缺血,損傷了后腦循環,原因為:①顱外動脈病變中的鎖骨下動脈狹窄、椎動脈狹窄、頸動脈狹窄合并椎動脈狹窄,可引起推基底動脈供血不足;②基底動脈及小血管病變也可引起后腦循環缺血。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的自然病程:嚴重狹窄病人(>70%),24個月內同側卒中的危險性為26%。危險與頸動脈狹窄程度成正比例增加,最輕微狹窄病人(<30%)同側卒中的危險3年為1%。治療方法:1、口服阿司匹林。乙酸水楊酸(阿司匹林)是一種環氧化酶抑制劑,作用于血小板,減少TIA和卒中的發生。2、狹窄在70%以上有癥狀的頸動脈疾病病人,有強烈的手術指征。手術可使2年內卒中發生率減少17%。對狹窄在30%~70%,伴有癥狀病人的手術指征尚未明確。對狹窄在30%以下有癥狀病人,僅推薦服用阿司匹林。3、無癥狀病人,如頸動脈狹窄在60%以上,且為血管造影證實后,施行頸動脈內膜切除術并用阿司匹林,與僅接受阿司匹林治療的病人相比,5年卒中危險減少6%,無癥狀頸動脈疾病患者在以下情況時可行內膜切除術:①希望病人生存3年以上;②術后卒中的發生率或死亡率低于3%。4、頸動脈完全阻塞患者,目前有學者認為進行開放手術,開通血管,對患者是有利的。但是專用手術器械在國內還未普及。
2015-11-22 03:0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這種斑塊是不會消失的可以使用頸動脈內膜剝脫手術預防腦梗塞發生的
2015-11-21 15: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