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近期行為異常好動,會是抽動癥嗎?
兒子這兩個星期的表現和之前的感覺都不相同,總是有一些小動作,而且有時候都不聽話的,叫也不應人,有時候我都好想去打他,但是,他有那么的好動,這會不會是得了抽動癥啊?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靈恩
徐匯區虹梅地段醫院
一級
兒科
-
孩子近期行為異常好動不一定就是抽動癥,還可能是正常的活潑好動階段、微量元素缺乏、多動癥、兒童焦慮癥、環境因素影響等。 1.正?;顫姾脛与A段: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某個時期可能會表現得較為活潑好動,這是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發展。 2.微量元素缺乏:如缺鋅、缺鐵等,可能導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行為異常。 3.多動癥:主要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多動、沖動等,與抽動癥有區別。 4.兒童焦慮癥:心理壓力過大可能引發,導致孩子行為異常。 5.環境因素影響:家庭氛圍緊張、學校壓力大等不良環境,也會使孩子出現類似表現。 總之,孩子出現行為異常好動,家長不要急于下結論,應密切觀察,必要時帶孩子到正規醫院的兒科或兒童神經科就診,進行全面評估和診斷,以便采取合適的干預措施。
2024-12-27 02:0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你好,小兒多動癥是一種小兒綜合性疾病,嚴重影響著孩子的身心健康。多發生在5~10歲的男孩。為一種突然、短暫、重復、刻板的一組肌肉或兩組肌肉的抽動發作。小兒抽動癥表現為眨眼、擠眉、齜牙、做怪相、聳肩、轉頸、點頭、軀體扭動、手臂搖動或踢腳、下肢抽動等,情緒緊張時加劇,精神集中時減少,睡眠時消失。
2015-11-21 03:1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小兒抽動癥又名習慣性痙攣綜合征(habitualspasmsyndrome)、抽動綜合征(ticsyndrome)、短暫性抽動障礙等,是發生在兒童期的一種肌肉抽動性疾病。發病率較高,為1%~7%,有報道達4%~23%者。多見于學齡前及學齡早期的兒童。男性明顯占優勢,男女之比為3∶1~4∶1。多呈良性經過,也有難治性患者。對患兒的父母說明此病的性質,不要驚慌失措,這樣可消除由于父母的過分關注所造成的強化作用。父母對抽動常常過于擔憂,應使父母了解抽動發生的誘因,合理安排患兒生活、學習和活動。對患兒的抽動癥狀不要提醒。指責和給予過度的關注,因為這樣使患兒更緊張,對抽動的控制不利,而是對患兒的抽動應采取不予理睬態度,可使癥狀逐漸消退。多數病人經過數月后癥狀會自然消失。幫助患兒消除誘因,提供一個良好而又寬松的家庭環境。采取肌肉松弛療法、操作性處理法等可望取得良好效果。在患兒接受行為治療時,要取得患兒與家長的合作,并給家長以必要的指導以協助治療。
2015-11-20 20:5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抽動癥是一種兒童常見的疾病,家長不要把抽動-穢語綜合征當成孩子調皮、做鬼臉,而漠不關心或責罵而延誤診斷。抽動癥病程超過一年就變成慢性,治療更加困難。所以應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生物治療結合中醫綠色治療,針對性、準確性用藥,實現快速控制和治愈目的。在采用中西整體干預治療的同時,還配合心理疏導,由專業兒童心理醫師進行針對性疏導,從而達到治療效果。
2015-11-20 11:08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小兒抽動癥,雖然是近些年來才被慢慢認識,但已經引起了廣大家長及相關人士的重視。然而,即使這樣,還是不能讓患兒家長正確的給孩子選擇治療手段,起不到一個很好的引導作用。往往是待孩子癥狀較為嚴重時才選擇就醫,又因為找不到規范有效的治療方法而感到茫然。
2015-11-20 08:4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