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腸炎的護理常識包括哪些方面
武漢博士肛腸專家指出結腸炎是因消化系統功能失調引起的慢性疾病結腸炎臨床上主要表現有:腹瀉、腹痛、粘液便及膿血便、里急后重、甚則大便秘結、數日內不能通大便;時而腹瀉時而便秘常伴有消瘦乏力等多反復發作.(1).武漢博士肛腸專家提出結腸炎護理常識需要病情觀察:首先.根據病情觀察腹瀉的頻率次數和大便的性狀.其次.暴發型患者因大便次數頻繁應觀察是否有口渴、皮膚彈性減弱、消瘦、乏力、心悸.血壓下降等水、電解質、酸堿平衡失調和營養障礙的表現.再次.如病情惡化、毒血癥明顯、高熱伴腹脹、腹部壓痛、腸嗚音減弱或消失或出現腹膜刺激癥提示有并發癥應立即與醫師聯系協助搶救.(2).武漢博士肛腸專家提出結腸炎護理常識一般護理:1.連續便血和腹瀉時要特別注意預防感染便后溫水坐浴或肛門熱敷改善局部循環.并局部涂擦抗生素軟膏.2.需行藥物保留灌腸時宜在晚睡前執行先囑患者排便后行低壓鹽水灌腸.3.輕者適當休息指導患者晚間安然入眠重視午睡;重型患者應臥床休息以減輕腸蠕動和腸痙攣.結腸炎護理常識之對癥護理1.腹痛應用解痙劑時劑量宜小避免引起中毒性結腸擴張.2.嚴重發作者應遵醫囑及時補充液體和電解質、血制品以糾正貧血、低蛋白血癥等3.需行結腸內窺鏡或鋇劑灌腸檢查時以低壓生理鹽水灌腸做好腸道準備避免壓力過高防止腸穿孔.4.指導患者以刺激性小、纖維素少、高熱量飲食;大出血時禁食以后根據病情過渡到流質和無渣飲食慎用牛奶和乳制品等.博士肛腸專家說結腸炎護理還應做健康指導向患者講解此病的誘發因素、治療后的效果并保持情緒穩定.囑咐患者按時正確服藥配合治療和護理.曾經治療情況和效果:到武漢博仕肛腸醫院()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結腸炎的護理常識包括病情觀察、一般護理、對癥護理以及健康指導等方面。 1.病情觀察:觀察腹瀉頻率次數、大便性狀,留意暴發型患者的水電解質平衡和營養障礙表現,關注病情惡化的并發癥征兆。 2.一般護理:便血和腹瀉時預防感染,便后坐浴或熱敷并涂抗生素軟膏;藥物保留灌腸宜在晚睡前進行;輕癥者適當休息,重癥者臥床休息。 3.對癥護理:腹痛應用小劑量解痙劑;嚴重發作及時補充液體、電解質和血制品;結腸檢查時做好腸道準備,注意壓力控制;指導患者合理飲食。 4.健康指導:向患者講解誘發因素和治療效果,囑咐按時正確服藥,配合治療護理,保持情緒穩定。 總之,全面了解和做好結腸炎的護理工作,對于患者的康復和病情控制具有重要意義。患者應積極配合護理,提高生活質量。
2024-12-26 19:5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結腸炎腹痛一般多為隱痛或絞痛常位于左下腹或小腹其它表現有食欲不振、腹脹、惡心、嘔吐及肝大等;左下腹可消化器官圖有壓痛有時能觸及痙攣的結腸常見的全身癥狀有消瘦、乏力、發熱、貧血等有少部分病人在慢性的病程中病情突然惡化或初次發病就呈暴發性表現嚴重腹瀉每日10-30次排出含血、膿粘液的糞便并有高熱、嘔吐、心動過速、衰竭、失水、電解質紊亂、神志昏迷甚至結腸穿孔不及時治療可以造成死亡慢性結腸炎屬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與某些病原體感染、遺傳基因及精神因素有關大多病程長病情纏綿難愈尤其是潰瘍性結腸炎大便帶粘液和膿血患者十分痛苦這些癥狀不是通過調理脾胃、健脾益腸就能解決的而應寒熱通補、健脾和中、燮理陰陽可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
2015-11-21 02:38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結腸炎又稱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起病多緩慢,病情輕重不一,腹瀉是主要癥狀,排出膿血便,粘液血便或血便,常伴里急后重,有腹痛→便意→排便→緩解的特點。本病具有虛實夾雜,寒熱錯雜的特點,調理病人的肝腎脾胃,增強人的體質,以此達到機體抗病毒的目的.可以相應選用益腎厚腸湯,方中吳茱萸湯,肉桂溫中止瀉,黃連,黃柏清熱消炎,赤石脂,五倍子澀腸固脫,對慢性腹瀉標本兼治,起到澀腸止瀉的功效.另外,慢性腹瀉應早做鋇灌腸或結腸鏡檢查.
2015-11-20 19:3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低蛋白血癥? 血漿中的蛋白質除部分免疫球蛋白(Ig)外,幾乎都是在肝臟合成的。正常人每日約產生白蛋白10~16g,纖維蛋白原1.5~4.0g。體內白蛋白40%在血液中,其余分布在各個器官組織內和組織液中。肝內產生的白蛋白與血管內外的白蛋白,經常處于動態平衡中。肝合成白蛋白的速率是限速性的,僅在體內蛋白過度消耗或丟失的情況下,合成速率才增加。白蛋白由肝細胞粗面內質網合成后,經高爾基體再分泌人肝竇進入血液中。因為白蛋白半衰期約17~21d,研究證明,即使白蛋白合成完全停止,8d后也只減少25%。這就是為什么一周內迅速死亡的急性肝壞死病人,生前常測不出血清總蛋白減少。血清總蛋白低于60g/L時,稱為低蛋白血癥(hypoproteinemia)。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