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臉色泛黃無光澤,中醫西醫誰調理更好?
好多年了,臉色一直不太好,泛黃,也沒有光澤,特別是在強光下,異常泛黃,暗啞。補充問題1:(2010-10-0514:11:20)在網上查過這方面資料,有的說中醫比較好。幾幅中藥調理下就好了。還有的說西醫好治療,去檢查激素。不知道哪個更可行呢?謝謝醫生為我解答。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臉色泛黃且無光澤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營養不良、肝臟疾病、內分泌失調、貧血、睡眠不足等。 1.營養不良:長期飲食不均衡,缺乏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素,可導致皮膚狀態不佳。應保證飲食多樣化,多吃新鮮蔬果、蛋奶、瘦肉等。 2.肝臟疾病:如肝炎、脂肪肝等,影響膽紅素代謝,導致臉色發黃。需進行肝功能檢查,明確診斷后對癥治療。 3.內分泌失調:激素水平紊亂,可能影響皮膚色澤。可通過調整生活方式、必要時藥物治療來改善。 4.貧血:缺鐵性貧血、巨幼細胞貧血等會使臉色變差。需補充相應的造血原料,如鐵劑、葉酸等。 5.睡眠不足:長期睡眠缺乏,影響身體代謝和血液循環,導致臉色不佳。要保證充足睡眠,規律作息。 6.慢性疾病:如慢性腎病、糖尿病等,也可能影響皮膚狀態。需積極治療原發病。 總之,臉色泛黃無光澤的原因較為復雜,中醫和西醫在調理方面各有優勢。建議先到正規醫院進行全面檢查,明確原因后,根據個人情況選擇適合的治療方法。
2024-12-26 15:42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皮膚暗黃有以下一些原因,避開它們,并且注意補水保濕,可以多喝牛奶,慢慢的皮膚就會好起來了!常見原因如下:1,因日曬,荷爾蒙,藥物,熬夜,壓力等導致黑色素過度生成2,可能是抽煙,疾病或疏于運動,使得皮膚血中含氧血紅素下降,從而也會影響到皮膚了!3,角質代謝失常引起老廢角質堆積4,季節變化,過度清潔,空調所引起的肌膚保水能力不足5,吃太多胡蘿卜素(如胡蘿卜,番茄,木瓜,橘子等)導致皮膚看起來黃黃的你可采用以下的一些護膚增白的方法,會取得一定效果。一、酒在好米酒中,加入去皮的蘋果,浸數天后,再放些蕎麥。一周后,濾出藥酒,每天用脫脂棉花蘸藥酒涂擦面部,會使面部紅潤起來。二、皮膚粗黑者可將醋與甘油按5∶1的比例混合后,每天堅持涂敷臉部,可使面部皮膚變得細嫩。三、蛋清將蛋清加放少許面粉,也可加點瓜汁,調成糊狀,每晚涂在臉上,半小時后洗去,可使皮膚光滑細膩。四、防曬外出要用草帽、遮陽傘、太陽鏡等,也可用一些防曬油。皮膚對陽光比較敏感者,在久曬后未出現癥狀之前,可服阿司匹林1克,以后每4小時服0.5克,共2天,并大量飲水,可避免皮膚發紅變黑與灼痛。五、枸杞酒以好酒浸泡中藥枸杞,可加生地黃汁共浸泡,空腹時加熱后飲用為佳。六、精神調節許多人因為皮膚顏色稍黑而憂心忡忡,造成內分泌的進一步紊亂,使皮膚變得越來越黑。而精神情緒穩定,樂觀向上,則使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的調節正常,使人臉色變好看,皮膚也有光澤。七、不亂用美容化妝品一般而言,外用的藥物只對皮膚起到短時的作用,而通過內服或與外用結合,才可使美容藥物的效果持續久長,最好在有經驗的美容師或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八、中藥方白扁豆、白僵蠶各10克,當歸15克、生地20克,川芎、赤芍、桃仁、紅花各5克,鹿角膠、阿膠、龜板膠各6克,白附子、白芷各12克,血竭3克。每日1劑,水煎內服,藥渣復煎,熏洗面部,每天3次,每次熏半個小時。九、中藥外用方浙貝母、白芨、附子各適量,研粉,加入雪花膏中,早晚各搽于面部。十、鍛煉實踐表明,適當的鍛煉,可增強體質,使內臟功能與內分泌功能趨于正常,從而起到美膚壯體的作用。當然對于皮膚較黑者來講,要避免在陽光下運動。總之,欲使皮膚變白,非一日之功,重要的是恒心、信心還有決心了。
2015-11-20 22:3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這可能是氣血不足引起的,可用補氣養血治療。如復方阿膠漿,保和顆粒
2015-11-20 19:4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根據你描述的情況多考慮是有貧血的情況,這個情況多考慮是由于平時營養攝入不足或月經量過大或減肥等因素導致的情況的,現在的情況是建議積極的檢查一下血常規的情況,如果明確是有貧血的情況話就建議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右旋糖酐鐵片和復方阿膠漿來做調節治療,同時注意適當的多吃一些蛋奶肉類食物為宜。
2015-11-20 12:39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陳素輝 醫師
輝縣市第二人民醫院
一級甲等
中醫科
-
主要是調理胃,胃調理好了,慢慢才能好轉。生活要規律,飲食要調理,另外查下是否有貧血。
2015-11-20 08:1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
Q: 西醫 -
Q: 多年 -
Q: 臉色 -
Q: 更好 -
Q: 誰 -
Q: 調理 -
Q: 中醫 -
Q: 在醫學領域應相信哪些權威信息來源 -
Q: 主問題內容不清晰,無法歸類和回答 -
Q: 主問題內容不清晰,無法歸類和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