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膝關節退行性變致股內側肌脹痛如何應對
臨床癥狀:2013.08.09上午(無感冒)9.30分鐘開始膝蓋上部:髕骨上2.5CM處的股內側肌發生不明原因的脹痛,感覺香是肌肉與骨頭接觸處位置,有壓痛,外觀皮膚不紅不腫,小腿伸直都不便,走路都歪歪的,上梯子無法用力。(以前是沒有這樣的感覺)口服:丹鹿通督片3片/次,安洛痛片2片/次,3次/日。當天下午稍微緩解。能夠堅持。從昨天早上開始膝關節里面保持脹酸痛2013.08.11早上去做了X光檢查:攝片部位:左膝關節下側位片:2分*12-1X線表現:左膝關節骨性關節面增生硬化。膝關節不對稱性變窄。干骨后端輕度骨贅形成X診斷意見:左膝關節退行性變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左膝關節退行性變是一種常見的關節疾病,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如年齡增長、關節損傷、肥胖、遺傳、過度使用等。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物理治療、手術治療等。 1.年齡增長:隨著年齡的增加,關節軟骨磨損加劇,骨質增生,導致關節退變。 2.關節損傷:曾經的創傷或慢性損傷,破壞了關節結構,加速退變進程。 3.肥胖:身體過重增加了膝關節的負擔,使關節承受壓力過大。 4.遺傳:部分人由于遺傳因素,關節軟骨和骨骼結構本身存在缺陷,易發生退變。 5.過度使用:長期從事重體力勞動或劇烈運動,關節磨損嚴重。 6.治療方法: 藥物治療:可使用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雙氯芬酸鈉等緩解疼痛和炎癥;軟骨保護劑如氨基葡萄糖有助于修復軟骨。 物理治療:包括熱敷、按摩、針灸等,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癥狀。 手術治療:病情嚴重時,可能需要進行關節置換手術。 左膝關節退行性變需要綜合治療和長期管理,患者應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控制體重,同時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
2024-12-27 07:53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根據您所描述您母親癥狀、體征,考慮為骨關節炎可能,骨關節炎是一種最常見的關節病變,骨關節炎的名稱極多,如肥大性骨關節炎、退行性關節炎、變性性關節炎、增生性骨關節炎或骨關節病,均指一種病,國內統一使用骨關節炎。其患病率隨著年齡而增加,女性比男性多發。骨關節炎以手的遠端和近端指間關節,膝、肘和肩關節以及脊柱關節容易受累,而腕、踝關節則較少發病。向您母親的情況建議藥物+關節腔內藥物注射治療。即口服氨基葡萄糖1-2個月,關節腔內注射透明質酸制劑(每周一次,5次一療程),有條件的可予關節腔內注射臭氧以消炎治療。同時要調整自己的生活習慣,適當地減少活動量,適當地減肥。注意關節保暖!希望您母親盡快好起來!
2015-11-20 20:5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骨質增生的治療,現在還沒有藥物可以完全根治.要想完全根治的話那就得手術治療.不過一般不建議你手術治療,因為手術治療后光術后恢復就是一大難題.你這種情況中藥外敷治療效果會比較好一些.主要是采取軟堅通絡的藥物,軟化鈣化的增生部分.使其軟化分解.便于吸收排泄.同時,還有一些消腫消炎的藥物,使患部消除水腫和炎癥,緩解局部不適.并且以活血化瘀散寒祛濕的藥物改善新陳代謝,更好的將分解軟化的增生物質排除體外.達到治療目的.同時可以配合著理療推拿來鋪住治療一下.也可相患處注射玻璃酸鈉治療.手術治療的方法,主要是切除軟骨板或清除壓迫神經的髓核組織,實行減壓.其方法確實可以在短時間內立竿見影的解除痛苦,拍片后脊椎無異常.但實際并沒有解決纖維組織無力的根本問題.根據患者具體纖維組織退化程度而定,一段時間后,增生癥狀即會復發.所以我們一般不建議患者做手術治療!在治療過程中要盡量避免患處的大幅度的活動,日常生活中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并一定注意患處的保暖.
2015-11-20 18:3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膝蓋骨質增生主要有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兩種.建議目前患者應臥床,禁止從事膝關節負重活動如爬山,上下樓梯等活動,日常行走時最好柱雙拐,減輕膝關節承重.藥物治療上如疼痛嚴重,口服消炎止痛類藥物,配合抗骨增生膠囊,中草藥熏洗膝關節及膏藥貼敷,應對患者病情有幫助.如保守治療后,疼痛仍無法緩解,則需手術治療.
2015-11-20 07:00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骨質增生癥又稱為增生性骨關節炎,骨性關節炎(OA),退變性關節病,老年性關節炎,肥大性關節炎,是由于構成關節的軟骨,椎間盤,韌帶等軟組織變性,退化,關節邊緣形成骨刺,滑膜肥厚等變化,而出現骨破壞,引起繼發性的骨質增生,導致關節變形,當受到異常載荷時,引起關節疼痛,活動受限等癥狀的一種疾病.分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骨質增生是一種多發病,常見病.骨質增生的早期多為瘀邪交結,凝而不散,治療應化瘀驅邪,舒筋通絡.可服中藥桃仁10克,紅花5克,當歸15克,生地黃15克,川芎5克,赤芍10克,三棱10克,莪術10克,威靈仙15克,地龍10克,土鱉蟲5克,烏梢蛇10克,生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劑.另用蝎子,蜈蚣各5克研末,每晚服2克.連服1月,病情會明顯好轉.鞏固療效可服六味地黃丸,每日2次,每次10克,連服3個月.如果病人已是骨質增生的后期,則多系肝腎不足,虛中夾實.不足者有陰虛,陽虛之分,夾實者有瘀結,濕熱之別,病情比較復雜.陰虛者表現為口燥便堅,形瘦眩暈;陽虛者肢體畏寒,小便清長,陽痿滑泄;濕熱者多有關節腫脹,關節內有積液,按之波動,屈伸不利.治療以補腎軟堅為主,可用下列中藥:熟地15克,山萸肉10克,淮山藥10克,丹參30克,皂角刺10克,穿山甲10克,威靈仙15克,生甘草5克.陰虛者加知母10克,龜板,鱉甲各12克;陽虛者加干姜10克,附片15克;瘀結者加桃仁10克,紅花5克;濕熱者加蒼術10克,黃柏10克.
2015-11-20 06:0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