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韌帶拉傷是常見的運動損傷,內側副韌帶拉傷后出現腫脹,可能與損傷程度、治療方式、康復情況、個人體質及后續活動等有關。 1. 損傷程度:若當初拉傷嚴重,恢復時間會較長,易出現持續腫脹。輕微拉傷恢復相對較快。 2. 治療方式:早期處理是否得當,如冷敷、制動、包扎等,會影響恢復。治療期間若未遵循醫囑,也可能導致腫脹不消。 3. 康復情況:康復訓練開始的時間、強度和方法不合適,可能影響韌帶修復和消腫。 4. 個人體質:有些人新陳代謝較慢,組織修復能力較弱,恢復時間長,腫脹持續。 5. 后續活動:在恢復期間過早或過度進行活動,會加重損傷和腫脹。 總之,內側副韌帶拉傷后 3 個月仍腫,需要綜合分析原因,采取針對性措施。患者應注意休息,避免劇烈運動,可在醫生指導下進行物理治療,如熱敷、按摩等,促進血液循環和消腫。同時,可服用一些藥物,如布洛芬、雙氯芬酸鈉、塞來昔布等幫助緩解疼痛和消腫,但需遵醫囑。
2024-12-26 03:56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前期采用被動方法,如在關節活動范圍內被動屈伸、旋轉、牽拉,結合按摩效果更好。一般在腫脹消除和疼痛減輕后即可施治,這樣可以較好地減輕和松解粘連。后期主動進行關節的功能活動。祝健康!
2015-11-20 06:2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