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岳億玲 主任醫師
淮北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小兒科
-
患者好,1。幽門螺桿菌是經口腔進入人體的,因為這種細菌常存在于病人和帶菌者的牙垢與唾液中。因此,注意口腔衛生,防止病從口入,就是預防幽門螺桿菌感染,預防胃病與胃癌的重要措施。2。亞洲人使用筷子在一個大碗里吃菜的習俗,使唾液里的細菌有機會通過筷子傳播到食物上并在相互傳染。要改變用餐方式,宜選擇分餐制或使用公筷。3。要做到喝開水不喝生水,吃熟食不吃生食,牛奶則要在消毒后再飲用。4。實驗證明,潰瘍病患者與人接吻,也有傳播此病的危險,應加警惕。網上咨詢不能全面了解情況,身體若有不適請到公立醫院就診。
2018-11-22 17:16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你好,幽門螺旋桿菌病是后天傳染的,其傳播方式還不十分明確,但最可能的途徑是口-口,糞-口傳播,一般認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臨床過程是這樣的:幽門綜旋桿菌經口到達胃粘膜后定居感染,經數周或數月引發慢性,淺表性胃炎,數年或數十年后發展成為十二指腸潰瘍,胃潰瘍,淋巴增生性胃淋巴瘤,慢性萎縮性胃炎等,而后者是導致胃癌最危險的因素.同其它消化道傳染病一樣,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預防的關鍵是把好“病從口入”這一關.如要做到飯前便后洗手,飲食尤其是進食生冷食品要講究衛生,集體用餐時采取分餐制是明智的選擇,家里有幽門螺旋桿菌病患者時應該暫時采取分餐,直至完全治愈.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是可以治愈的.一般的治療原則是以抗生素為主,輔加抑酸劑(鉍劑),常用抗生素羥氨芐青霉素,慶大霉素,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等.患者到醫院檢查后,應按照醫生的指導堅持服藥,并及時檢查療效.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祝早日康復.
2015-11-19 22:51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是后天傳染的,這一點已是各國學者的共識.其傳播方式還不十分明確,但最可能的途徑是口口,糞口傳播,已有以下實驗可以證明:1.利用PCR從病人唾液,牙斑和糞便中檢出幽門螺旋桿菌的DNAA;2.從牙斑和糞便中分離出幽門螺旋桿菌;3.從同一家族多名成員的排泄物中分離出相同的幽門螺旋桿菌菌株. 同其它消化道傳染病一樣,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預防的關鍵是把好“病從口入”這一關.如要做到飯前便后洗手,飲食尤其是進食生冷食品要講究衛生,集體用餐時采取分餐制是明智的選擇,家里有幽門螺旋桿菌病患者時應該暫時采取分餐,直至完全治愈.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診斷有許多方法,如活組織鏡檢,幽門螺旋桿菌的分離培養,快速尿素酶試驗,尿素呼氣試驗,尿氨排出試驗,血清學試驗以及多聚酶鏈反應等.不同醫院采用的方法不同,但大多數醫院采用的方法都是特異,快速的,有些是無創傷的.專家們告誡患者,如感覺胃部不適,應到大醫院去作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檢查,以便及早用藥,及早從消化道清除幽門螺旋桿菌,以防止發展成嚴重的胃部疾病.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是可以治愈的.一般的治療原則是以抗生素為主,輔加抑酸劑(鉍劑),常用抗生素羥氨芐青霉素,慶大霉素,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等
2015-11-19 20:44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你好,幽門螺桿菌的感染途徑是多樣的.目前已知發病率的高低與社會經濟水平,人口密集程度,公共衛生條件以及水源供應有較密切的關系.目前多數學者認為“人-人”,“糞-口"是主要的傳播方式和途徑,亦可通過內鏡傳播,而且幽門螺桿菌在家庭內有明顯的聚集現象,父母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其子女的感染機會就比其他家庭的發生率高的多.有文獻條差研究顯示,感染幽門螺桿菌的家庭中的”健康人“,幽門螺桿菌抗體陽性率為64%,明顯高于同年齡組無幽門螺桿菌感染患者家庭的”健康人“值13%.因此其預防由一定的難度,這是由中國社會的飲食文化及生活習慣相關的,當然對于感染后的無癥狀帶菌者是完全可以不用治療的,只有在出現相關癥狀影響生活時才會給予治療.目前就老人的情況建議到醫院進行正規抗幽門螺桿菌治療.其治療方案以經典的三聯或者四聯療法為主.
2015-11-19 08:4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幽門螺旋桿菌是目前人類感染最為普遍的細菌,全世界約有一半人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共用餐具親吻都可傳染.幽門螺旋桿菌的途徑傳播特點使其感染在家庭內有明顯聚集現象,父母感染后其子女的感染機會比其他家庭高得多.幽門螺旋桿菌廣泛存在于感染者的唾液,牙菌斑中.接觸感染者的唾液,食用受幽門螺旋桿菌污染的食物均可造成傳染,比如:共用餐具,母親將食物嚼碎后再喂嬰兒,甚至與感染者深吻等也可能導致傳染. 預防:1,幽門螺桿菌是經口腔進入人體的,因為這種細菌常存在于病人和帶菌者的牙垢與唾液中.因此,注意口腔衛生,防止病從口入,就是預防幽門螺桿菌感染,預防胃病與胃癌的重要措施.2,亞洲人使用筷子在一個大碗里吃菜的習俗,使唾液里的細菌有機會通過筷子傳播到食物上并在相互傳染.要改變用餐方式,宜選擇分餐制或使用公筷.3,要做到喝開水不喝生水,吃熟食不吃生食,牛奶則要在消毒后再飲用.
2015-11-19 06:3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1.幽門螺桿菌是經口腔進入人體的,因為這種細菌常存在于病人和帶菌者的牙垢與唾液中.因此,注意口腔衛生,防止病從口入,就是預防幽門螺桿菌感染,預防胃病與胃癌的重要措施.中國有不少嬰幼兒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就與大人口對口喂食有關.南京曾有1歲多的孩子得胃病住院的事,后來查明是奶奶喂食時習慣用嘴吹涼食物,甚至先將食物放在嘴里嚼碎后再喂孩子,從而把自己的胃病傳給了孫輩.非洲小孩的幽門螺桿菌感染率高,也是母親習慣先咀嚼再喂食的緣故. 2.亞洲人使用筷子在一個大碗里吃菜的習俗,使唾液里的細菌有機會通過筷子傳播到食物上并在相互傳染.當然,這種用餐方式還可傳播其他疾病,所以我國醫學家早就呼吁:要改變用餐方式,宜選擇分餐制或使用公筷. 3.科學家在一些拉美國家的飲水中發現了幽門螺桿菌,研究還發現這些細菌可在河水中存活3年.專家也證實幽門螺桿菌可在自來水中存活4-10天.因此,要做到喝開水不喝生水,吃熟食不吃生食,牛奶則要在消毒后再飲用. 4.實驗證明,潰瘍病患者與人接吻,也有傳播此病的危險,應加警惕.
2015-11-19 05:0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