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術后化療中現腸梗阻 10 天,今晨排便,咋回事?
胃癌術后半年,一直在化療,三個月前作的派克CT比值下降了,現在腸梗阻10天,核磁檢查沒見腫瘤,今晨排出一點黃色的便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胃癌術后化療期間出現腸梗阻 10 天,今晨排出一點黃色糞便,可能與腸道功能恢復、粘連性腸梗阻緩解、化療副作用減輕、腸道炎癥改善、飲食調整等有關。 1.腸道功能恢復:經過一段時間的身體自身調節,腸道蠕動功能有所增強,促進了糞便排出。 2.粘連性腸梗阻緩解:可能之前的粘連情況有所改善,腸道梗阻部分通暢。 3.化療副作用減輕:化療對腸道的不良影響減輕,腸道黏膜損傷得到一定修復。 4.腸道炎癥改善:腸道內的炎癥得到控制,減少了滲出和腫脹,利于糞便通行。 5.飲食調整:患者可能在飲食方面進行了合理調整,如增加了膳食纖維攝入,有助于促進腸道蠕動。 總之,患者今晨排出黃色糞便是一個積極的信號,但仍需密切觀察后續排便情況以及其他癥狀,遵循醫生建議進行治療和護理。
2024-12-25 00:22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是否有異物堵塞,需要通開,根據病情決定.
2015-11-18 19:0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林京生 主治醫師
南京市六合區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腫瘤內科
-
您好朋友,胃腸減壓術是胸外科常用的護理操作技術,其目的是引流胃內積液及胃腸道內積氣,減輕腹脹及縫合口張力,利于傷口的愈合.但據臨床觀察,傳統法插入深度為45~55cm,術后胃腸減壓效果不佳,部分患者有腹脹不適感.針對這一問題,將260例胃腸減壓術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30例,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觀察組改胃腸減壓管插入深度為55~68cm,對照組按常規插管,觀察兩組患者腹脹及引流等情況.結果:兩組腹脹及引流液量比較經統計學處理,均有顯著性差異(P<0.01).提示觀察組能使胃液引流量增多,明顯減輕腹脹.有文獻報道,插胃腸減壓管直至導管側孔全部進入胃內的深度為55~60cm.亦證明要使導管側孔完全達到胃內,起到良好的減壓效果,插管深度必須在55cm以上.對以往插管回顧,插入胃管后,只能抽出少量胃液,有時僅抽出少量粘液而無胃液抽出,聽診胃中有氣過水聲,雖證明胃管在胃內,但術后減壓效果不佳,患者出現腹脹,胃蠕動恢復慢,使置管時間延長.觀察組將胃腸減壓管插入深度增加10~13cm,達到55~68cm,能使胃液引流量增多,患者腹脹明顯減輕,其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說明此方法可取.測量方法可由傳統法從耳垂至鼻尖再至劍突的長度加上從鼻尖至發際的長度為55~68cm,術中觀察胃管頂端正好在胃竇部,側孔全部在胃內,有利于引流.胃腸減壓術適用于各型腸梗阻病人;胃部疾病需要排出胃內容物者.胃,食管,腸管手術后以及腹腔內或腹膜后的手術,引起暫時性腸麻痹者.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項:1.取坐位或斜坡位,清潔鼻孔,將胃管前段涂以潤滑油,用止血鉗夾閉胃管末端,順鼻腔下鼻道緩緩插入.2.胃管插至咽部時,囑病人頭稍向前傾并作吞咽動作,同時將胃管送下.若惡心嚴重,囑病人深呼吸,待平穩后在繼續插入已量好的長度.用注射器抽凈胃內容物,接上胃腸減壓器.如系雙腔管,待管吞至75cm時,由腔內抽出少量堿性液體,即表示管已進入幽門.此時用注射器向氣囊內注入20ml空氣,夾閉管口,其管端即靠腸蠕動滑至腸梗阻近段.3.若抽不出胃液,應注意胃管是否盤曲鼻咽部,如沒有盤曲,可注入少量鹽水沖洗,觀察是否通暢.或注入少量空氣同時聽診上腹部,以證實管的位置是否已插入胃內.4.最后用膠布將管固定于上唇頰部,連接胃腸減壓器,無減壓器者,用注射器每半小時抽吸一次.5.操作時要經常檢查胃管有無屈曲,是否暢通;若引起嗆咳,呼吸不暢,應考慮是否誤入氣管,應拔出重插.6.留置胃管期間,要做口腔護理.7.保持負壓吸引,直到腹脹消失.拔管時,應停止負壓吸引后在拔出,以防損傷消化道粘膜.8.近期上消化道出血,食管阻塞及身體極度衰弱者慎用.
2015-11-18 18:4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胃減壓和胃腸減壓,其實大多是一個意思.當胃內分泌液體減少,或者要求胃體休息,我們就將鼻腔內塞導管到胃內,用負壓引流管將胃內空氣,胃液全部抽出,這就是胃腸減壓.胰腺炎就是這樣的辦法不讓胃酸刺激胰腺.這是很常見外科的一種治療手段,沒有什么副作用,簡單易行.祝你早日康復.
2015-11-18 17:34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胃腸減壓術是利用負壓吸引和虹吸的原理,將胃管自口腔或鼻腔插入,通過胃管將積聚于胃腸道內的氣體及液體吸出,對胃腸梗阻病人可減低胃腸道內的壓力和膨脹程度,對胃腸道穿孔病人可防止胃腸內容物經破口繼續漏入腹腔,并有利于胃腸吻合術后吻合的愈合. 因此適用范圍很廣,常用于急性胃擴張,腸梗阻,胃腸穿孔修補或部分切除術,以及膽道或胰腺手術后 1.1術前準備:腹部手術,特別是胃腸手術,術前,術中持續胃腸減壓,可防止胃腸膨脹,有利于視野的顯露和手術操作;預防全身麻醉時并發吸入性肺炎;也可用于胃十二指腸潰瘍瘢痕性幽門梗阻的治療,術前留置較粗的鼻胃管,每天以溫生理鹽水洗胃,連續3d,直到洗出液澄清,以減輕胃粘膜水腫;術后應用有利于腹部手術切口及胃腸吻合口的愈合. 1.2治療作用:有效的胃腸減壓對單純性腸梗阻和麻痹性腸梗阻可達到解除梗阻的目的,通過胃腸減壓吸出胃腸道內的氣體和液體,從而減輕腹脹,降低腸腔壓力,減少腸腔內的細菌和毒素,改善腸壁血運;也用于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的非手術治療;胃十二指腸潰瘍大出血時經胃腸減壓管灌注去甲腎上腺素的冰生理鹽水,使血管收縮達到止血的目的;禁食和胃腸減壓是治療急性胰腺炎的重要措施,一般為2~3周,通過胃腸減壓可減少胰泌素和膽囊收縮素-促胰酶素的分泌,減少胰腺外分泌,并減輕胃潴留和腹脹;胃腸減壓也是治療急腹癥的重要手段之一,可減少胃腸液積聚,減少消化液自穿孔部位漏出,減輕腹脹,改善胃腸道供血,有利于胃腸蠕動的恢復,亦有利于麻醉和手術的安全;胃腸減壓還可用于急性胃擴張,胃出血,急性彌漫性腹膜炎及腹部大,中型手術,尤其是作消化道吻合術者,可減輕胃腸道的張力,防止胃過度膨脹,減輕吻合口張力,促進吻合口的愈合. 1.3給藥:在許多急腹癥的非手術治療或觀察過程中,可通過胃腸減壓管向胃腸道灌注中藥;同時在腹脹嚴重頻繁嘔吐時,胃腸減壓可促進胃腸排空,有利于內服藥物的輸注吸收.
2015-11-18 17:24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胃癌? 胃癌(gastric cancer)是胃上皮來源的惡性腫瘤,世界上胃癌發病率約17. 6/10萬,據統計占我國消化道惡性腫瘤的首位,在全身癌腫中占第三位。男性居多,男女患者比例為2~3:1。發病年齡多在40歲以上。據世界衛生組織2000年的統計,42%的胃癌患者在我國,其原因可能與飲食習慣、生活環境、幽門螺旋桿菌(HP)感染等因素有關。胃癌發病有明顯的地域性差別,在我國的西北與東部沿海地區胃癌發病率比南方地區明顯為高。好發年齡在50歲以上,男女發病率之比為2:1。由于飲食結構的改變、工作壓力增大以及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等原因,使得胃癌呈現年輕化傾向。胃癌可發生于胃的任何部位,其中半數以上發生于胃竇部,胃大彎、胃小彎及前后壁均可受累。絕大多數胃癌屬于腺癌,早期無明顯癥狀,或出現上腹不適、噯氣等非特異性癥狀,常與胃炎、胃潰瘍等胃慢性疾病癥狀相似,易被忽略,因此,目前我國胃癌的早期診斷率仍較低。胃癌的預后與胃癌的病理分期、部位、組織類型、生物學行為以及治療措施有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