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辨別和認識傳染病如梅毒,需從癥狀表現、傳播途徑、檢查方法、高危人群、預防措施等方面入手。 1.癥狀表現:梅毒患者可能出現硬下疳、梅毒疹、淋巴結腫大等癥狀。硬下疳常為單個、無痛性潰瘍;梅毒疹形態多樣。 2.傳播途徑:主要通過性接觸傳播,也可通過母嬰傳播、血液傳播。 3.檢查方法:包括梅毒螺旋體血清學試驗、暗視野顯微鏡檢查等。 4.高危人群:有不潔性接觸史、多個性伴侶、性工作者等屬于高危人群。 5.預防措施:避免不潔性行為,使用安全套,加強個人衛生。 總之,了解梅毒的相關知識,有助于早期發現和預防。若懷疑感染,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檢查。
2024-12-24 14:48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可以表現為發燒生殖器起紅疹癢嚴重發生潰爛流膿等.
2015-11-17 19:4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有不潔性行為,陰莖或龜頭部有斑丘疹等
2015-11-17 16:2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luoyang你好。你到底是先生還是小姐呀?性別:男女都有啊。你們提出如何鑒別性傳染病的問題,那國家法定的十多種性病表現就多了,你可以去書店或圖書館查看一下有關性病常識的書籍。有些性病早期沒有臨床表現或者只是病原體攜帶者也是有傳染性的。一期梅毒可以看到生殖器潰瘍、硬下疳,二期梅毒可以看到皮膚損害如玫瑰疹。隱性梅毒你可什么也看不見。總之,潔身自好,自我保護最安全。祝你們健康。
2015-11-17 10:46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梅毒是由蒼白螺旋體引起的一種性傳播疾病,病程慢性,病變可以侵犯皮膚粘膜及全身各個組織器官,臨床表現多種多樣,婦女感染后如不治療可傳染給下一代。感染梅毒螺旋體后,經過2--4周潛伏期,在侵入部位發生硬下疳,此為一期梅毒,硬下疳發生后6--8周,由于經淋巴進入血循環的螺旋體散布至全身各處,出現皮膚粘膜入全身癥狀,此為二期梅毒,此期若不治療,癥狀可自行消失,病變進入潛伏狀態,稱為早期潛伏梅毒或隱性梅毒。但在5--10年或更長時間后,病變可活動而出現皮膚粘膜,心血管,神經等多臟器的損害,稱為三期梅毒,部分思者可始終不出現癥狀,只在驗血時呈現梅毒血清反應陽性,稱為晚期潛伏梅毒。1.后天梅毒(獲得性梅毒)’①早期梅毒:病期2年以內傳染性較強,包括一期,二期及早期潛伏梅毒。②晚期梅毒:病期在2年以上,傳染性小,包括三期梅毒及晚期潛伏梅毒。2.先天梅毒(胎傳梅毒)懷孕的母親思有梅毒,未經治療,梅毒螺旋體;通過血行使胎兒感染,常有較嚴重的內臟損害,死亡率較高。①早期先天梅毒:年齡小于2歲,如早期先天梅毒及早期潛伏梅毒。②晚期先天梅毒:年齡大于2歲,如晚期先天梅毒及晚期潛伏梅毒。治療原則:一經確診應早期、足量、規則用藥治療,療后定期隨訪;治療期間不應有性生活;性伴侶同時接受治療。治療方案:1.早期梅毒(一期、二期、早期潛伏梅毒)①青毒素A.普魯卡因青霉素G:80萬單位,每日一次肌注,連續10--15天,總量800--1200萬單位。B.芐星青霉素G(長效西林):240萬單位,分兩測臀部肌注,每周一次,共2--3次。②對青霉素過敏者A.紅霉素:500mg/day,連續30天。B.強力霉素:100mg每日2次口服連續30天。2.晚期梅毒(包括三期梅毒,二期復發梅毒及晚期潛伏梅毒)①青霉素普卡因青霉素G:80萬單位,每日一次肌注,連續15天,總量1200萬單位。間隔2周給第二療程,總量2400萬單位。芐星青霉素G:240萬單位,每周—次肌注共3次。②青霉素過敏者A.四環素:500mg每日4次,口服連續30天B.紅霉素:劑量及療程同四環素。3.心血管梅毒參見晚期梅毒的治療,必要時可增加療程數,但不要應用芐星霉素G。個別患者在治療時可能發生吉海反應。該反應系由于應用青霉素后大量梅毒螺旋體死亡,異性蛋白釋出所致,一般發生在首次注射青霉京后3--12小時,表現為流感樣癥狀及原有梅毒損害暫時性加重,此現象發生時,可口服阿斯匹林O.6克,每日4次,一般1--2天消失。對于神經梅毒和心血管梅毒亦可注射前一天開始口服強的松5mg,每日4次,連續3天,可起到預防作用。
2015-11-17 09:5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乙類傳染病? 乙類傳染病是指: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質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熱、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腦炎、登革熱、炭疽、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結核、傷寒和副傷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兒破傷風、猩紅熱、布魯氏菌病、淋病、梅毒、鉤端螺旋體病、血吸蟲病、瘧疾。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