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敗血癥是一種嚴重的全身性感染疾病,由致病菌侵入血液循環并在其中生長繁殖,產生毒素而引起。引發原因多樣,包括細菌感染、免疫力低下、創傷、基礎疾病以及醫源性因素等。治療效果因個體情況而異。 1.細菌感染:常見的致病菌如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等,可通過傷口、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徑進入血液引發敗血癥。 2.免疫力低下:長期營養不良、患有慢性疾病、使用免疫抑制劑等導致免疫功能減弱,易感染致病。 3.創傷:嚴重燒傷、開放性骨折、大面積手術等造成皮膚和黏膜損傷,為細菌入侵創造條件。 4.基礎疾病:糖尿病、肝硬化、慢性腎病等患者,身體抵抗力差,易并發敗血癥。 5.醫源性因素:如長期使用靜脈導管、不規范的醫療操作等,增加感染風險。 敗血癥病情兇險,但早期診斷、及時治療,多數患者可治愈。患者應積極配合醫生治療,增強自身免疫力,預防敗血癥的發生。
2024-12-24 16:27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敗血癥是指病原菌及其毒素侵入血流所引起的臨床綜合征,是一種嚴重的血流感染怎樣引起的:一,人體因素:①當皮膚粘膜有破損或發生化膿性炎癥時,細菌則容易侵入體內. ②人體的免疫反應可分為非特異性免疫反應及特異性免疫反應兩種,后者又可分為細胞免疫與體液免疫兩方面.當機體免疫功能下降時,不能充分發揮其吞噬殺滅細菌的作用,即使入侵的細菌量較少,致病力不強也能引起敗血癥. ③條件致病菌所引起的醫源性感染也逐漸增多. 二,細菌因素: 主要與病原菌的毒力和數量有關.毒力強或數量多的致病菌進入機體,引起敗血癥的可能性較大.
2015-11-17 22:5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