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細胞減少癥的治療
我患白細胞減少癥有近10年歷史,常常出現頭昏、乏力的狀況,晚上睡眠不好。體格檢查:皮膚無瘀斑、瘀點,鞏膜無黃染、牙齦無滲血、鼻腔無出血、淺表淋巴結無腫大。血液化驗:白細胞3.2,紅細胞4.73,血紅蛋白128,紅細胞比積0.39,平均紅細胞體積82.9,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含量27.1,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327,紅細胞體積分布sD38.9,血小板185,平均血小板體積10.7,血小板分布寬度12.8,淋巴細胞絕對值1.40,淋巴細胞百分比43.5,中間值細胞絕對值0.20,中間值細胞百分比7.8,嗜中性粒細胞1.6,嗜中性粒細胞百分比48.7,巨大不成熟細胞百分比0。請問,如何治療?飲食如何配合治療?中醫如何治療?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孫占娟 主治醫師
連云港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風濕免疫科
-
您好,常見引起白細胞減少的原因一般有三類:一是藥物,如服用解熱鎮痛藥、磺胺類藥等,此時如白細胞減少過于明顯,則應停服或換藥;二是病毒感染,如流行性感冒、病毒性感染等,此時一方面應積極進行抗病毒治療,另方面可酌情服用增加白細胞的藥物;三是患有免疫系統疾病,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等,此時也應作同樣干預,選服能增加白細胞的藥物。祝你健康,希望回答能對你有幫助。
2018-11-22 13:48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白細胞減少癥(leukopenia)為常見血液病.凡外周血液中白細胞數持續低于4×10∧9/L時,統稱白細胞減少癥,若白細胞總數明顯減少,低于2×10∧9/L,中性粒細胞絕對值低于0.5×10∧9/L,甚至消失者,稱為粒細胞缺乏癥前者臨床主要表現以乏力,頭暈為主,常伴有食欲減退,四肢酸軟,失眠多夢,低熱心悸,畏寒腰酸等癥狀;后者多以突然發病,畏寒高熱,咽痛為主.藥物治療 (1)刺激白細胞生長藥物:可選用2~3種,治療觀察3~4周,如無效改換另外2~3種.維生素B410~20mg,3/d,口服;維生素B610~20mg,3/d,口服;碳酸鋰20~30mg,3/d,口服;氨肽素0.1,3/d,口服;利血生10mg,3/d,口服;鯊肝醇50~100mg,3/d,口服;脫氧核苷酸鈉10~20mg,3/d,口服;輔酶A100U,1/d,肌注;ATP20mg,1/d,肌注. (2)糖皮質激素:對部分免疫性粒細胞減少癥患者有效,但因其可抑制正常粒細胞功能,故不能無選擇濫用.伴有嚴重感染時,有條件者可考慮使用造血細胞生長因子,如GM-CSF,G-CSF等. (3)免疫抑制劑:如確診為免疫性粒細胞減少癥,糖皮質激素應用無效時,可謹慎選用.硫唑嘌吟50mg,2~3/d,口服;環磷酰胺100~150mg,1/d,口服;長春新堿2mg,1/周,靜脈滴注.1.忌偏食:偏食可引起某些營養成分的不足. 2.忌煙,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因能使胃腸燥熱而運化失調,并能引起神經興奮而導致失眠,使消化,吸收功能發生障礙,妨礙白細胞的回升.
2015-11-17 09:37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白細胞減少臨床縮減分為原因不明性和繼發性兩種,前者多見.后者多為化學因素,物理因素,藥物及某些疾病,或可見于各種實體腫瘤化療后,多種血液病,嚴重感染及原因不明者等.在我國白細胞減少癥和粒細胞缺乏癥的預后良好,粒細胞缺乏癥如果治療不及時,年齡較大或有其他臟器疾患的病人,病死率仍然較高.1.按血液系統疾病護理常規護理. 2.停止使用或接觸對造血系統有害的藥物,氣體及射線等. 3.有感染者應及時控制感染.1,忌肥甘厚膩; 2,宜清淡而富于營養; 3,注意氣候的變化,及時增減衣被,防止感受外邪而發病. 4,慎重接觸可能引起骨髓抑制的各種理化因素(放射線,烷化劑等); 5,避免過度勞累; 6,接觸放射線,X線,γ線,β線,中子射線等工作的人,注意安全防護,定期檢查血常規.
2015-11-17 09:20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應在白細胞升高后該逐漸減藥。甘露聚糖肽可以長期服用。很高興為您服務,如滿意,請采納為答案!
2015-11-17 05:2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林粵龍
陽春市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你好,很榮幸為您服務!不要亂用藥,更不能有病亂投醫!建議您最好重視起來及早到當地正規醫院進行檢查,尊醫囑進行對癥的治療為好!多喝黑魚湯,黃鱔湯,多吃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白細胞會增加的.
2015-11-17 04:0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停用引起白細胞下降的藥物,避免接觸放射性物質或苯等化學物品.西醫治療 (1)升白細胞藥物 1),維生素B4:為核酸的活性成分,可刺激白細胞生成. 2),鯊肝醇:造血組織中含量較多,可能促進造血功能. 3),利血生:內含半硫胱氨酸,苯乙酸.可促進造血功能. 4),碳酸鋰:20~30mg/次,口服,一日3次. 5),升白安片:50~100mg/次,口服,一日3次. (2)糖皮質激素對一般升白細胞藥物治療無效,白細胞持續減少,其原因可能為免疫因素時,可選用潑尼松10~20mg/次,口服,一日3次,但長期應用要注意其副作用.(3)進一步治療 可用粒細胞生長刺激因子 惠爾血(G—CSF)150-3OOug,皮下注射,每天1次.或:特爾立(GM-CSF),150-300ug皮下注射每天1次. 注:每天復查一次血象,白細胞>4.0×109/L,即停用.中醫治療 (1),辨證論治 1).中氣虧虛證:面色萎黃,體倦乏力,短氣懶言,納食減少,腹脹便溏,反復外感經久不愈,舌淡,苔薄白,脈緩或濡弱.補中益氣.代表方:補中益氣湯加減. 2).心脾兩虛證:心悸氣短,身倦乏力,頭暈失眠,食納不香,面色少華,舌質淡,有齒痕,苔蔥白,脈細弱.補益心脾.代表方:歸脾湯加減. 3).脾腎陽虛證:形寒肢冷,面色恍白或晦暗,精神萎靡,疲乏無力,少氣懶言,腰膝酸軟或冷痛,大便溏瀉,小便清長,舌淡胖,苔白或白滑,脈沉細乏力.溫補脾腎.代表方:黃芪建中湯合右歸飲加減. 4).肝腎陰虛證:頭暈目眩,視物昏花,耳鳴,顴紅,五心煩熱,或低熱盜汗,口干咽燥,腰腿酸軟,失眠多夢,遺精,舌紅少苔,脈細數.滋補肝腎.代表方:把菊地黃湯合大補陰丸加減. 5).外感溫熱證:壯熱頭痛,有汗不解,面赤咽痛,口渴欲飲,頭暈乏力,牙腿腫痛,或咽頰潰爛,大便秘結,小溪短赤,苔黃或白,脈細數.清熱涼血解毒.代表方:清熱(犀角)地黃湯合玉女煎加減. (2),針灸治療 針刺針刺足三里,三陰交,絕骨,血海,脯俞,太沖,太溪等穴,主治放療和化療所致白細胞減少癥. 針刺取穴:①大椎,脾俞(雙),②足三里(雙),三陰交(雙),中等偏弱刺激,施補法,得氣后留針30分鐘,行針2次,兩組交替取穴,每日1次,10次為l療程. 艾灸取穴大椎,腎俞及足三里,用艾灸皮膚至潮紅為度,每日一次,10日為一療程,主治本病心脾兩虛,脾腎陽虛癥者. 光-磁療法:用LM-H光-磁治療儀,將光-磁量子生物信息同步輸入患者大椎,足三里,腎俞,氣海,膈俞等穴,每次選主穴及配穴2個,每日照射1次,每次10分鐘,6天為一療程,休息1天后重新進行下一療程. 推拿足三里穴,膻中,中脘穴,脊部督脈經,膀胱經,頭部.①病人仰臥位,以雙手拇指在足三里穴揉運100-200下,手法要輕柔,以局部發熱為度,然后再用手掌分別在腦中,中脘穴施摩法,以得熱為度.②俯臥位以捏脊法從長強至大椎穴施術7遍,先平捏2遍,再提捏2遍,最后用掌根在腰背督經上由下地作擦法,至感到背部熱如出火為度.③正臥位:雙手五指分開,微屈,在其頭部自前而后,先中央再兩邊,作益腦法5-7遍,每日1次.
2015-11-16 23:4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