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歲孩子抽動癥治療與病因相關問題
我的兒子現在7歲,在上一年級.智力正常.由于調皮和寫字不好經常受老師的批評,在家時因為這個原因也經常受到批評,在氣頭上有時難免打他一下!他很緊張。一段時間后表現為無意識的擺動手和點頭!醫生說是抽動癥,現在正服用硫比利,早晚各一片,五天后見效,十天后上述癥狀消失.現服用約一個月。這幾天因寫字的問題又大聲地喝斥了他幾句,又表現為無意識的擺動手和點頭!7個月前從墻上掉下,摔過一次,栽的滿嘴沙!當時他說自己不會喘氣了!拍了拍后背后就好了,拍了個片后醫生說沒問題!也就沒治療。我后悔死了!我該怎么辦? 這是不是受驚嚇引起的? 是按抽動癥治療還是按心理疾病治療? 是吃西藥還是吃中藥?求求大家了!!!!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孩子出現抽動癥,表現為無意識擺動手和點頭,經治療好轉后因訓斥復發。病因可能與心理因素、外傷、神經發育、遺傳、環境有關。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心理治療等。 1.心理因素:孩子經常受到批評,精神緊張,可能導致抽動癥發生或加重。應給予孩子更多關愛和鼓勵,創造寬松的家庭和學校環境。 2.外傷因素:之前從墻上摔下的經歷可能對神經系統產生一定影響,但不能確定是直接病因。 3.神經發育:孩子年齡小,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容易出現功能失調。 4.遺傳因素:抽動癥有一定遺傳傾向,如果家族中有類似情況,孩子患病風險增加。 5.環境因素:如長期接觸電子產品、不良生活習慣等,可能影響神經系統。 抽動癥的治療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家長要關注孩子的心理狀態,積極配合醫生治療。藥物治療可選用氟哌啶醇、可樂定等,但需遵醫囑。同時,可考慮心理治療,如認知行為療法。建議帶孩子到正規醫院兒科或神經內科就診。
2024-12-23 12:4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你孩子的病應按抽動癥治療.由于西藥的副作用較大,只能控制癥狀,不能根治,容易復發且影響兒童生長發育,為患者及家長帶來諸多隱患,故不被廣大患兒及家長所接受。醫學界經過多方研究在實踐中發現中醫中藥才是治療抽動癥的最有效途徑,且療效顯著。總之,中醫藥發揮整體作用,調解陰陽,以其無毒副作用,治愈率高、不易復發,能除根等優勢,得到了廣大患者的好評。所以建議你讓孩子服用中藥治療.我院東方兒童健康研究所專業治療兒童多動癥、抽動癥二十余年,中醫專家組在研究實踐中認為,本病皆由肝、脾、腎三臟功能失調所致,以肝失調最為明顯,由風、火、痰、濕代謝失常聚集體內而發病,故本病以風、火、痰、濕為標,肝、脾、腎三臟為本,此病往往三臟合病,虛實并見,風、火、痰、濕并存,治療必待痰濁祛,風、火熄,筋脈潤,臟氣平,即可痊愈。在臨床治療中,我所中醫專家組發揮中醫中藥優勢,本著兒童用藥需謹慎安全的原則,吸取遺傳學、基因學、免疫學、藥物學、營養學之精華,潛心研究,博采眾長,吸取古今名家之經驗,將上百種名貴中草藥經反復試驗篩選,進行科學配伍,終于成功地研制出了治療抽動癥的純中藥特效藥物,益智止抽散系列與舒肝湯系列,而且無任何毒副作用,本藥在治療抽動癥的同時,還有增強智力,提高免疫力及促進生長發育的作用。在治療方法上,我所中醫專家組,本著治病徹底的原則,獨創“三聯療法”,及結合“五辨治抽”法,對患者實施對癥下藥,標本兼治,療效頗佳,一般7--10天即有明顯效果.在國內達到了領先水平,同行業起到了領頭羊的作用。如果需要,點我名字即可查看聯系電話.
2015-11-17 08:44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你好,嬰兒受到驚嚇時需要盡量抱抱他,輕輕撫摩讓他有安全感。
2015-11-16 23:3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
Q: 感覺智力低下應如何應對? -
Q: 感覺智力低下了應如何處理? -
Q: 38 歲男子智力低下且病情惡化,病因不明怎么辦 -
Q: 一歲多孩子運動發育延緩,康復訓練怎么做? -
Q: 3 歲男童智力低下,哪些醫院治療效果好 -
Q: 局部麻醉會影響嬰幼兒智力嗎? -
Q: 怎樣有效開發嬰幼兒智力 -
Q: 早產兒智力低下應如何治療 -
Q: 奧拉西坦和吡拉西坦哪種效果更優 -
Q: 小孩經常打針會影響智力等方面嗎?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智能障礙? 人的智能有高低之分,這是因為個體的遺傳素質和后天的教育環境與社會實踐不同的結果。遺傳賦予個體智能發展的潛在可能性,但智能的實際發展和有效地發揮則依賴于個體的教育與學習,依賴于個體的主觀努力與實踐。由于先天稟賦的差異,所以有些個體從小就表現出優異的智慧,的些被稱為“神童”。如果個體有健全的遺傳素質,但沒有學習和訓練,或者處于環境剝奪的情況之下,那么,智能就不能得到實際的發展。有些即使幼年被視為“神童”后來卻未見預期的發展,或許就是這個緣故。智能障礙(Intellectual functioning disorder)是指在智力能力功能和適應行為方面發生存在實質性限制的一種障礙。主要表現在概念、社交和應用的適應能力方面(美國AAMR2002年智能障礙定義)。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