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吃飯困難、牙齦有白斑、舌頭白苔厚且發燒,可能與口腔疾病、消化系統問題、感染、免疫異常、營養缺乏等有關。 1. 口腔疾病:如牙齦炎、口腔潰瘍等,可能導致牙齦白斑和吃飯困難。需保持口腔清潔,使用含氯己定的漱口水。 2. 消化系統問題:消化不良、積食等可能引起舌苔厚。可適當服用健胃消食片、多潘立酮等促進胃腸蠕動。 3. 感染:細菌或病毒感染會導致發燒。若為細菌感染,可使用阿莫西林、頭孢呋辛等抗生素;病毒感染則可用利巴韋林。 4. 免疫異常: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可能出現這些癥狀。需完善相關檢查明確診斷。 5. 營養缺乏:缺乏維生素、礦物質等,影響口腔和身體機能。要均衡飲食,補充維生素 B 族、鋅等。 出現這些癥狀,應及時調整生活習慣,注意飲食清淡、多喝水、多休息。若癥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建議到正規醫院口腔科、消化內科等就診,查明原因,對癥治療。
2024-12-23 06:07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鵝口瘡是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一般不容易擦去,是菌群失調的表現。建議暫停所以消炎藥,局部涂制霉菌素,配合用生理鹽水和碳酸氫鈉清洗口腔,一天2-3次。
2015-11-17 08:4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鵝口瘡,為白色念珠菌感染在粘膜表面形成白色瓣膜的疾病.表現:可有口腔黏膜覆蓋白色凝塊樣小片狀物,周圍無炎癥反應,強行剝離后局部粘膜潮紅,不疼,不流涎,一般不影響吃奶,無全身癥狀.治療:一般不需口服抗真菌藥物,口用2%碳酸氫鈉溶液于每次喂奶前后清潔口腔,或局部涂制霉菌素,每日2—3次,亦可口服腸道微生態制劑,糾正腸道菌群失調,抑制真菌生長.預防應注意衛生,加強營養,適當增加維生素B2和C.祝您的寶寶早日康復!
2015-11-17 07:3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確定鵝口瘡,首先應用酮康唑,制霉菌素等治療,一般多可好轉的,日常合理飲食,增加營養,避免應用廣譜抗生素,激素等藥物,保持局部清潔,具體應遵循臨床醫師,
2015-11-17 02:25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口腔內的局部用藥是最簡單而有效的方法,先用弱堿性溶液,如碳酸氫鈉溶液清洗口腔,然后用鹽水棉球洗干凈,最后涂上龍膽紫,每天2次,一般2~4天就可治愈,
2015-11-16 23:4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