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鄭勁平 主任醫師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呼吸內科
-
感冒引起高燒不退,通常與病毒感染、炎癥反應、免疫失調、體溫調節異常、合并其他感染等有關。關愛自己,從關注健康開始。身體不適時,請及時就醫,并在醫生指導下合理用藥。
2018-11-27 16:21
1.病毒感染:常見如流感病毒,刺激免疫系統引發高燒。可使用抗病毒藥物如奧司他韋。
2.炎癥反應:感冒導致身體產生炎癥介質,引起高燒。需使用抗炎藥如布洛芬。
3.免疫失調:自身免疫功能紊亂,使體溫升高。可適當補充維生素C增強免疫力。
4.體溫調節異常:感冒影響體溫調節中樞,導致高燒不退。采用物理降溫,如溫水擦浴。
5.合并其他感染:如細菌感染,需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
感冒高燒不退應及時處理,多休息、多喝水,若癥狀持續不緩解,應前往正規醫院就診。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這個最好去做個檢查不知道你排除了白血病或是紅斑狼瘡的可能。
2015-11-16 23:22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這個情況,出現的發燒,有可能是上呼吸道感染,也有可能是肺炎。這兩個原因,都會發燒。肺部陰影,多是肺炎炎癥滲出,形成的陰影。治療上,可用點抗生素,對癥處理就行。觀察看看。如果高溫不退,可用物理降溫。
2015-11-16 22:54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感冒習慣上分為病毒性感冒和細菌性感冒,或者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病毒性感冒有: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和病毒性咽炎等.細菌性感冒有:細菌性咽扁桃體炎.其主要不同是致病因素不同,病毒性感冒是由于病毒所致,而細菌性感冒是由于細菌所致.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病毒存在于病人的呼吸道中,在病人咳嗽,打噴嚏時經飛沫傳染給別人.流感的傳染性很強,由于這種病毒容易變異,即使是患過流感的人,當下次再遇上流感流行,他仍然會感染,所以流感容易引起暴發性流行.一般在冬春季流行的機會較多,每次可能有20~40%的人會傳染上流感.單純型流感的癥狀為:突然畏寒,發熱,頭痛,全身酸痛,鼻塞,流涕,干咳,胸痛,惡心,食欲不振,嬰幼兒或老年人可能并發肺炎或心力衰竭.中毒型流感病人則表現為:高熱,說胡話,昏迷,抽搐,有時能致人死命.因此病極易傳播,故應及早隔離和治療.普通感冒,俗稱傷風,是由鼻病毒,冠狀病毒及副流感病毒等引起,這些病毒存在于病人的呼吸道中,經飛沫傳染給別人.普通感冒較流行性感冒傳染性要弱得多,一般人在受涼,淋雨,過度疲勞后,因抵抗力下降,才容易得病.所以普通感冒往往是個別出現,很少象流行性感冒流行時,病人成批出現.普通感冒發病時,多數是低熱,很少高熱,病人鼻塞流涕,咽喉疼痛,頭痛,全身酸痛,疲乏無力,癥狀較流感輕微,并無生命之慮.
2015-11-16 18:5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這個不知道你是否檢查了骨髓。你必須考慮穿刺后進行檢查。排除白血病或是紅斑狼瘡的可能。
2015-11-16 18:0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致熱原的作用使體溫調定點上移而引起的調節性體溫升高(超過0.5℃),稱為發熱.每個人的正常體溫略有不同,而且受許多因素(時間,季節,環境,月經等)的影響.因此判定是否發熱,最好是和自己平時同樣條件下的體溫相比較.如不知自己原來的體溫,則腋窩體溫(檢測10分鐘)超過37.4℃可定為發熱.引起發熱的原因很多,最常見的是感染(包括各種傳染病),其次是結締組織病(膠原病),惡性腫瘤等.發熱對人體有利也有害.發熱時人體免疫功能明顯增強,這有利于清除病原體和促進疾病的痊愈而且發熱也是疾病的一個標志,因此,體溫不太高時不必用退熱藥.但如體溫超過40℃(小兒超過39℃)則可能引起驚厥,昏迷,甚至嚴重后遺癥,故應及時應用退熱藥及鎮靜藥(特別是小兒).外感發熱,因感受六淫之邪及疫癘之氣所致;內傷發熱,多由飲食勞倦或七情變化,導致陰陽失調,氣血虛衰所致.外感發熱多實,見于感冒,傷寒,溫病,瘟疫等病證;內傷多虛,有陰虛發熱,陽虛發熱,血虛發熱,氣虛發熱,虛勞發熱,陽浮發熱,失血發熱等.發熱類型,有壯熱,微熱,惡熱,發熱惡寒,往來寒熱,潮熱,五心煩熱,暴熱等.以發熱時間分,有平旦熱,晝熱,日晡發熱,夜熱等.以發熱部位分,有肌熱,腠理熱,肩上熱,背熱,肘熱,尺膚熱,手心熱,手背熱,足熱,四肢熱等.又有瘀積發熱,食積發熱,飲酒發熱,瘀血發熱,病后遺熱等.正常人體溫一般為36~37℃,成年人清晨安靜狀態下的口腔體溫在36.3~37.2℃;肛門內體溫36.5~37.7℃;腋窩體溫36~37℃.按體溫狀況,發熱分為:低熱:37.3~38℃;中等度熱:38.1~39℃:高熱:39.1~41℃;超高熱:41℃以上.發熱本身不是疾病,而是一種癥狀.其實,它是體內抵抗感染的機制之一.發燒甚至可能有它的用途:縮短疾病時間,增強抗生素的效果,使感染較不具傳染性.這些能力應可以抵消發燒時所經歷的不舒服.
2015-11-16 11:4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