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歲孩子患情感性心理障礙,心情低落,如何改善?
兒子在十歲的時候就被醫生癥斷為情感性心理障礙癥,到現在讀書這么久了,都還沒有一個好朋友,最長久時老是感到心情低落,總覺得自己不如人,有時候這樣的情緒還會持續好幾天,過了之后,就會全身疲憊,頭暈頭痛。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孩子患情感性心理障礙,出現心情低落等癥狀,可能與遺傳因素、神經生化因素、心理社會因素、性格特點、環境因素等有關。 1.遺傳因素:如果家族中有精神疾病史,孩子患病的風險可能增加。 2.神經生化因素:大腦中的神經遞質失衡,如 5-羥色胺、多巴胺等,會影響情緒調節。 3.心理社會因素:如長期的學習壓力、家庭關系不和諧、遭受欺凌等。 4.性格特點:內向、敏感、自卑的性格更容易出現此類問題。 5.環境因素:不良的生活環境,如噪音、污染等,也可能對孩子的情緒產生負面影響。 對于孩子的這種情況,家長要給予更多的關愛和支持,及時帶孩子到正規醫院的精神心理科就診,通過專業的治療幫助孩子改善癥狀,促進其身心健康發展。
2024-12-22 13:23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患者通常具有語言交流問題,主要表現為對語言理解困難,不能進行正確的思考活動,導致患者不能理解他人所講的意思,言語表達困難,不能完整地向他人表達自己的想法及傳達自己的知識,無法進行有效的語言交流。由于精神癥狀的影響,患者常常不能言語清晰地進行表述,有時在人際交往過程中用一些近似的語言和符號來代替語言交流。 患者長期患病及長期住院往往導致其社會功能喪失,他們不知道自己在社會環境中哪些行為是正確的,哪些行為是錯誤的,對自己所應承擔的社會角色也不能完成。而家屬和周圍人對于患者疾病的認識偏差或者能力受限又不能理解,無法幫助及控制患者的思想情緒,致使其社會功能逐漸減弱。
2015-11-16 13:5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患者應及時就醫治療,否剛加重會給患者的生活和身心健康帶來嚴重的影響,同時患者居室須安靜、舒適,保持空氣新鮮、避免陽光刺激。尊重病人,盡可能讓病人處于正常的物質、精神生活之中,經常與其談心,進行心理疏導。密切注意病人的精神狀態,對情緒亢奮、行為不能自制者,須防止其毀物傷人;對情緒低落者,須防止其自殺。
2015-11-16 06:35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你好!情感性精神障礙又稱心境障礙,是以心境或情感顯著而持久的改變——高揚或低落為主要特征的一組疾病,伴有相應認識和行為的改變,有反復發作的傾向,間歇期精神狀態基本正常。可出現軀體疾病:不少軀體疾病可伴發或導致抑郁性障礙,癡呆,、進食障礙、適應障礙、軀體形式障礙、焦慮障礙、神經衰弱等。家人要多與她溝通。
2015-11-16 06:1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