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歲女性,寶寶幾歲檢查糖尿病合適?
性別:女年齡:31請問幾歲才會發現糖尿寶寶。需要帶她檢查嗎?幾歲才合適?補充問題1:(2011-01-0912:09:22)請問幾歲才會發現時糖尿寶寶。需要帶她檢查嗎?幾歲才合適?補充問題2:(2011-01-0912:13:05)請問幾歲才會發現時糖尿寶寶。需要帶她檢查嗎?幾歲才合適?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寶寶是否會患糖尿病以及何時進行檢查,取決于多種因素,如家族遺傳、生活方式、肥胖情況、自身免疫、出生體重等。 1. 家族遺傳:如果家族中有糖尿病患者,尤其是直系親屬,寶寶患糖尿病的風險相對較高,建議從兒童期開始定期檢查。 2. 生活方式:若寶寶長期飲食不健康,高糖高脂,缺乏運動,可在 5 歲左右考慮檢查。 3. 肥胖情況:肥胖兒童患糖尿病的幾率增加,一旦發現肥胖,應盡早檢查。 4. 自身免疫: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或相關癥狀時,需及時檢查。 5. 出生體重:低體重或巨大兒,患糖尿病風險可能不同,可根據具體情況在 3 歲以后酌情檢查。 總之,糖尿病的發生較為復雜,家長要關注寶寶的身體狀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若有疑慮,可咨詢醫生,根據寶寶的具體情況確定合適的檢查時間。
2024-12-23 04:07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1、小兒糖尿病90%以上是胰島素依賴型,2、建議你用胰島素治療,3、糖尿病根本沒有完全治好,只能控制好。千萬不要信糖尿病可以治愈,希望你能慎重考慮。
2015-11-16 10:2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您好出現酮癥酸中毒時有危險
2015-11-16 08:3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兒童糖尿病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是由于胰島素絕對或相對缺乏引起的糖、脂肪、蛋白質、水及電解質代謝紊亂的慢性全身性內分泌代謝病。糖尿病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類,以原發性占極大多數。原發性又分兩型:胰島素依賴型(IDDM,即I型)和非胰島素依賴型(NIDDM,即Ⅱ型)。兒童糖尿病絕大多數為1型。病情多較成人重,易引起酮癥酸中毒。胰島素具有促進糖利用,促進蛋白質、脂肪的合成作用。當胰島素分泌不足時,葡萄糖的利用減少,能量不足使機體乏力、軟弱,組織不能利用葡萄糖,能量不足而產生饑餓感,引起多食。血糖不能利用,肝糖原合成減少,糖原異生增加使血糖增高,超過腎閾值,引起滲透性利尿(多尿)、電解質失衡和慢性脫水,進而產生口渴多飲。因蛋白質合成減少,使生長發育延遲和抵抗力降低易繼發感染。由于脂肪的分解使機體消瘦。因脂肪代謝障礙,中間產物不能進入三羧酸循環,使乙酸乙酸、ß羥丁酸和丙酮酸等酮體在血中堆積,形成酮癥酸中毒。I型糖尿病的發病與遺傳、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反應等多種因素有關。目前認為第6號染色體短臂上具有組織相容抗原基因的人,在病毒感染或其他因子觸發誘導下,容易產生自身免疫反應,直接或間接地損傷了胰島ß細胞,使胰島素分泌功能低下而發病。小兒糖尿病起病較急,常見癥狀是多尿、煩渴、消瘦、軟弱和疲乏。多食癥狀有的不明顯,有時遺尿成為嬰幼兒的早期癥狀。約有40%的患兒第一次就診時表現酮癥酸中毒昏迷。多因急性感染、過食、診斷延誤或突然中斷胰島素治療等誘發。表現為嘔吐、腹痛、肝大、嚴重脫水和酸中毒致休克、昏迷甚至死亡。少數患兒起病緩慢,以精神呆滯、軟弱、體重下降等為主,病程久而治療不當者可影響生長發育。實驗室檢查尿糖陽性,空腹血糖增高,葡萄糖耐量試驗異常,血脂增高。酮癥酸中毒時尿酮陽性,血酮增高,血氣分析結果異常,二氧化碳結合力及PH值降低,血清鈉、氯低于正常、鉀在治療前多正常。血常規白細胞總數增高,中性粒細胞增高。①控制飲食;②防治低血糖和酮癥酸中毒;③胰島素替代療法。目前糖尿病患兒只要實行了合理的教育管理與治療,壽命不斷延長,生長發育亦大多不受影響。l.病史詢問起病之前有無急性感染史,重點了解患兒有無多尿、多飲、多食、消瘦病史,是否經常發生皮膚瘡癤及遺尿現象,有無糖尿病家族史。2.身心狀況注意檢查患兒有無脫水體征、有無休克及昏迷。評估患兒及家長對糖尿病的認識程度和所持態度。3.輔助檢查及時了解血糖、尿糖、尿酮等檢查結果。1.營養失調,低于機體需要量與胰島素缺乏致體內代謝紊亂有關。2.排尿異常與滲透性利尿有關。3.有感染的危險與抵抗力下降有關。4.執行治療方案無效(ineffectivemanagementoftherapeuticregimen)與知識缺乏及患兒的自控能力差有關。5.潛在并發癥(l)酮癥酸中毒:與急性感染、過食導致酸性代謝產物在體內堆積有關。(2)低血糖或低血糖昏迷:與胰島素過量有關。1.患兒及家屬能講出控制飲食的目的及具體做法,并能自覺堅持飲食療法。2.患兒排尿恢復正常,脫水及酸中毒得到迅速糾正。3.住院期間患兒沒有新的感染發生。4.患兒及家屬能講出胰島素運用的注意事項,能自行進行尿糖的檢測及胰島素的注射,并表示愿意遵循治療方案。1.控制飲食控制飲食是護理工作的重要環節,用易懂的語言向患兒及家屬講解其重要性與具體做法,使之自覺遵守;每周測體重1次,待病情穩定后根據患兒年齡定期測體重與身長,因生長速度可作為小兒糖尿病代謝障礙得到控制的1個指標;遵醫囑給低糖飲食或按營養師要求提供飲食。營養需要量與相同年齡、性別、體重及活動量的健康兒相似,每日所需熱卡=1000+(年齡X80~100),熱卡分布為碳水化合物占50%,蛋白質占20%,脂肪占30%。全日熱量分三餐,1/5、2/5、2/5,每餐留少量食物作為餐間點心。每當游戲運動多時給少量加餐(加20g碳水化合物)或減少胰島素用量。食物應富含蛋白質和纖維素,限制純糖和飽和脂肪酸。飲食需定時定量,并督促患兒吃完每餐所給食物,勿吃額外食品。詳細記錄進食情況。飲食控制以能保持正常體重,減少血糖波動,維持血脂正常為原則。2.排尿異常的護理患兒多尿與煩渴由高滲利尿引起,需詳細記錄出入水量。對多尿患兒應及時提供便盆并協助排尿,對遺尿小兒夜間定時喚醒排尿。尿糖刺激會陰部可引起病癢,需每天清洗局部2次,嬰兒需及時更換尿布。對煩渴小兒提供足夠的飲用水,防脫水發生。3.預防感染患兒因免疫功能低下易發生感染,特別是皮膚感染。應經常洗頭、洗澡。保持皮膚清潔。勤剪指甲,避免皮膚抓傷、刺傷和其他損傷。如有毛囊炎或皮膚受傷時應及時治療。做好會陰部護理,防泌尿道感染。如發生感染,需用抗生素治療,以免感染促發或加重酮癥酸中毒發生。4.心理護理與正確用藥糖尿病需終生用藥、行為干預與飲食管理,給患兒及家長帶來很大的精神負擔。能否堅持并正確執行治療方案,是治療護理成敗的關鍵。護士應耐心介紹疾病有關知識,鼓勵樹立信心,堅持治療。①解釋嚴格遵守飲食控制的重要性;②解釋每日活動鍛煉對降低血糖水平、增加胰島素分泌、降低血脂的重要性;③鼓勵和指導患兒及家屬獨立進行血糖和尿糖的監測,教會患兒或家長用紙片法監測末梢血糖值,用斑氏試劑或試紙法作尿糖監測;④教會正確抽吸和注射胰島素的方法。應采用lml注射器以保證劑量絕對準確。胰島素制劑有3種:正規胰島素(RI)、中效珠蛋白胰島素(NPH)和長效魚精蛋白鋅胰島素(PZI)。新病例用量為每日0·5~1·0u/kg(每次注射將NPH和RI按2:1或3:1混合使用,或者將RI和PIZ按3:1或4:1混合使用),將1日總量的2/3和1/3分別于早餐前和晚餐前15~30分鐘注射。每次餐前用試紙復查尿糖,根據尿糖情況每2~3天調整劑量1次,直至尿糖呈色試驗不超過++;⑤闡明使用胰島素的注意事項。因兒童糖尿病有其特殊的臨床過程,即急性代謝紊亂期、暫時緩解期、強化期和永久糖尿病期,在治療中應按不同病期調整胰島素用量。注射時防注入皮內致組織壞死。注射部位可選用股前部、腹壁、上臂外側、臀部,每次注射須更換部位,注射點至少相隔1~2cm,以免局部皮下脂肪萎縮硬化。注射后應及時進食防止低血糖。學會自己觀察低血糖反應。③指導定期隨訪以便調整胰島素用量;⑤教育患兒隨身攜帶糖塊及卡片,寫上姓名住址、病名、膳食治療量、胰島素注射量、醫院名稱及負責醫師,以便任何時候發生并發癥可立即救治。5.酮癥酸中毒患兒的護理酮癥酸中毒為急癥病例的主要死因,一旦發生應立即進行高血糖、脫水、電解質紊亂、酸中毒和感染五個方面的救護。(1)立即建立2條靜脈通路,1條為糾正脫水酸中毒快速輸液用,常用生理鹽水20ml/kg,在半小時至1小時輸入,隨后根據患兒脫水程度繼續輸液。另1條靜脈通路輸入小劑量胰島素降血糖,最好采用微量輸液泵調整滴速,保證胰島素均勻滴入。在輸液過程中隨酸中毒的糾正、胰島素和葡萄糖的輸入,鉀從細胞外進入細胞內,此時可出現致死性低血鉀,因此在補液排尿后應立即補鉀。對嚴重酸中毒患兒(PH
2015-11-15 23:33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你好,小兒糖尿病的發病原因是:發病原因不清楚。一般認為,遺傳是小兒得糖尿病的重要原因。有人統計,雙親中有一人患糖尿病,子代的發病率為3%~7%;雙親均為糖尿病者,子代發病率可達30%~50%。此外,環境因素、免疫因素被公認為與糖尿病發病密切相關。祝安好
2015-11-15 20:0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