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腸癌是否存在遺傳現象?
我開始有便血,大便的次數增多,腹痛,消瘦等癥狀,后來去醫院檢查,說是有直腸癌的癥狀,吃了一些藥但是沒有治療好,我想知道直腸癌有沒有遺傳的現象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直腸癌存在一定的遺傳傾向,但并非所有患者的發病都由遺傳因素導致。遺傳因素、生活方式、腸道疾病、環境因素、免疫功能等都可能與直腸癌的發生有關。 1.遺傳因素:部分直腸癌患者有家族遺傳史。某些基因突變,如錯配修復基因突變,會增加患病風險。 2.生活方式:長期高脂肪、低纖維飲食,缺乏運動,吸煙、酗酒等不良習慣可增加發病幾率。 3.腸道疾病:患有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腸息肉等腸道疾病,若未及時治療,可能發展為直腸癌。 4.環境因素:長期暴露于化學致癌物,如亞硝胺類化合物,或受到放射性物質的輻射,也會提高患病可能。 5.免疫功能: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機體對腫瘤細胞的監視和清除能力減弱,易發生直腸癌。 總之,雖然直腸癌有遺傳傾向,但通過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定期體檢、積極治療腸道疾病等措施,有助于預防和早期發現直腸癌。
2024-12-22 13:22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建東 主治醫師
天津市津南區婦女兒童保健和計劃生育服務中心
二級
腫瘤科
-
不會傳染。傳染必須具備三個條件:傳染源、傳播途徑及易感人群,三者缺一不可。而臨床資料證明,癌癥病人本身并不是傳染源。
2015-11-15 19:4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您好!直腸癌有一定的遺傳,疾病出現的時候,我們不要害怕,應該積極的去面對。要是我們生活中出現了異常的癥狀,萬萬不要忽視,長期的拖延下去,也許導致的結果就和嚴重了。
2015-11-15 16:4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不會遺傳的大腸癌每年新發13萬有最新資料報道,目前全國每年約有新發大腸癌病例13萬。令人不安的是,各國的統計資料均顯示:大腸癌尤其是其中的結腸癌發病率正在迅速上升,而年輕患者一直占有一定的比例。現在大腸癌發病率約占全身惡性腫瘤的12%-15%,是我國常見惡性腫瘤,隨著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條件和生活習慣的改變,大腸癌的發病率呈不斷上升趨勢,尤其在大中城市,發病年齡多在45歲左右。大腸癌可自我檢測大腸癌一些早期的癥狀出現,如果盡早就醫,都可以提高癌癥的治愈率。糞便潛血實驗可以作為大腸癌早期診斷的篩檢方法,結合肛門指檢和纖維結腸鏡檢查,往往能早期發現大腸癌。肛腸專家說:“要讓大家了解大腸癌的早期癥狀,如大便帶血,間歇性的便血,大便習慣改變,便頻,出現腹部隱痛,腸道功能紊亂等表現,或者出現不明原因的貧血,出現類似情況的,都應及時到專科就診。”高動物脂肪誘發腸癌據了解,腸癌通常指的就是大腸癌,因為小腸生癌的概率極低。大腸癌又可分為結腸癌與直腸癌兩部分。醫師說,從大腸癌的病例來看,肥胖與大腸癌的發病有相關性,因此,大腸癌的發病原因與人們的飲食習慣有著很大的關系,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原本多吃蔬菜和谷物的中國人現在開始吃大量的肉類食品及奶制品。高熱量、動物脂肪和膽固醇等攝入過多,纖維素和維生素等明顯缺乏,都增加了大腸癌的發病率。專家指出,從飲食中攝入的動物脂肪越多,溶解和吸收致癌物質的危險性就越大。高脂肪飲食可增加腸道內膽汁酸的分泌,后者對腸道黏膜有潛在的刺激和損害。而缺乏稀釋致癌物的纖維素,又容易造成代謝后致癌物濃度增高。如果長期處在這種刺激和損害中,就可能誘發腫瘤細胞的產生,導致大腸癌。油炸、煎烤食品、腌制品中含有致癌物,某些其他微量元素缺乏,也增加大腸癌的發病率。油膩飲食能夠增加結腸中膽汁酸與中性固醇的濃度,改變大腸菌群的組成,逐漸在腸道內形成致癌物質。而食品添加劑,用亞硝酸鹽處理過的肉、魚(如咸肉、火腿、咸魚等)和一些藥物(如匹拉米酮、利眠寧、土霉素等)也存在致癌物質。此外,長期過量飲酒、吸煙以及生活不規律、精神緊張、壓力過大、運動量過少,都直接導致大腸癌在年輕人中的高發。而這些因素的重要性都要大于遺傳、種族因素的影響。肛門指診能查80%直腸癌及早發現病狀對于治療大腸癌非常關鍵。專家說,因為大腸癌是非常容易轉移的,但如果在早期癥狀出現時盡快就醫,就可以提高大腸癌的治愈率。大腸癌的早期癥狀并不十分明顯,但人們還是可以通過日常的一些征兆及早的發現。首先是大便習慣的改變,如便意增多,大便次數多,但每次排便不多,甚至根本沒有糞便,只是排出一些黏液、血液,且有排便不盡的感覺;大便條形變細,形狀也有改變,呈扁形,也值得警惕。其次是出現腹部隱痛,腹部包塊,腸道功能紊亂,不明原因的腹瀉、便秘等表現,或者出現不明原因的貧血、消瘦、乏力、低熱等。另外,如果大便帶血或間歇性的便血,都應及時到專科就診。專家強調,平時應該多通過體檢肛門手指檢查的方式檢查是否得了結腸癌,因為直腸癌大多在距離肛門8厘米以內的地方,手指從肛門探入時大多可以觸及腫塊,然后插入直腸鏡觀察并可取活體組織作病理切片檢查,診斷即可明確。目前指診的檢出率已經達到了80%以上。但現在大夫們發現,很多人在體檢時因為怕疼或不好意思,都不愿意做肛門指診這個項目,很容易延誤病情。此外,大腸癌早期診斷的篩檢方法還可以通過糞便潛血實驗、纖維結腸鏡、電子內窺鏡、鋇劑灌腸x線造影等多種方式進行檢查。早治療,腸癌并非絕癥專家告訴記者,早期腸癌并非絕癥,如果盡早診斷、盡早就醫還是可以治愈的。目前,直腸癌的5年成活率已經從50%提高到70%;結腸癌的5年成活率從70%提高到了80%。治療方法以手術為主的綜合治療為首選。腸癌確診后應盡量做手術切除,如果病變尚未擴散,手術切除后可能有滿意的效果。直腸癌,尤其在距肛門5至6厘米以下的直腸癌,為求手術徹底,可能會將肛門一并切除,在腹部另做一個糞便的出口,稱為“人工肛門”。人工肛門確實給病人的生活帶來一些不便,但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能做到定時排泄糞便,人工肛門并不會給病人帶來過多的麻煩。預防腸癌飲食建議1.少吃或不吃富含飽和脂肪和膽固醇的食物,包括:豬油、牛油、肥肉、動物內臟、魚子等。2.植物油限制于每人每日20-30克左右(約合2-3湯匙)。3.不吃或少吃油炸食品。4.適量食用含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橄欖油、金槍魚等。5.每日補充膳食纖維素35克以上。6.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素的食物:魔芋、大豆及其制品、新鮮蔬菜和水果、藻類等。7.用部分粗糧替代細糧。8.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以補充胡蘿卜素和維生素c。9.適量食用核桃、花生、奶制品、海產品等,以補充維生素e。10.注意攝取麥芽、魚類、蘑菇等富含微量元素硒的食物。預防大腸癌三注意(1)改進飲食習慣。合理安排每日飲食,多吃新鮮水果、蔬菜等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及粗纖維的食物,適當增加主食中粗糧、雜糧的比例,不宜過細過精。改變以肉類及高蛋白食物為主食的習慣。少吃高脂肪性食物,特別是要控制動物性脂肪的攝入。故高脂肪、高蛋白、低纖維飲食所產生的致癌物質多,作用于大腸時間長,必然導致大腸癌的發生率增加。(2)積極防治腸道疾病,積極鍛煉身體。預防各種息肉、慢性腸炎(包括潰瘍性結腸炎)、血吸蟲病、慢性痢疾等,對于腸道息肉更應及早處理。大腸息肉分為五大類,即腺瘤性息肉、化生性息肉、炎癥性息肉、錯構瘤性息肉等,其中腺瘤性息肉是真性腫瘤性息肉,是一種大腸癌癌前病變,所以當發現大腸內有腺瘤時,就應進行治療,摘除腺瘤并進行病理學檢查,希望有良性腺瘤階段予以摘除,以防大腸癌。如果不予以早期治療,絕大多數會變成大腸癌,預后是不良的。另外,應積極治療習慣性便秘,注意保持大便通暢。(3)定期檢查。對大腸癌的高危人群,如40歲以上男性,家族性多發性腸息肉患者,潰瘍性結腸炎患者,慢性血吸蟲病患者及有大腸癌家族史的人應定期檢查,警惕大腸癌的警號及早期癥狀,如大便習慣改變,腹瀉、便秘交替,大便帶血或黑便,大便形狀變扁變細等。
2015-11-15 13:38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您好,癌癥有遺傳傾向,但不一定都會發病.對于一些常見的癌癥如大腸癌,乳癌和皮膚癌,醫學界已掌握有關的遺傳基因資料,能通過血液檢驗基因,然后確定患者的家屬患癌的機率是多少
2015-11-15 10:1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