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虛多汗面黃氣短,求中藥方子及調理方法
今天找老中醫把了下脈,說是氣虛,開了四服?今天找老中醫把了下脈,說是氣虛,開了四服中藥。我特別愛出汗,特別是夏天,一動就出汗,動了汗更多。面部暗黃,沒光澤。有時會覺得氣短,有沒有好的中藥方子推薦。。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氣虛是中醫常見的證候,表現為多汗、面黃、氣短等癥狀。調理方法包括飲食、運動、中藥治療等。 1. 疾病原理:氣具有推動、溫煦、防御、固攝等作用。氣虛時,固攝汗液的能力減弱,就容易多汗;氣血不足,不能濡養面部,導致面色暗黃無光澤;氣不足,呼吸功能減弱,會出現氣短。 2. 飲食調理:多吃具有補氣作用的食物,如山藥、大棗、雞肉等。 3. 運動調理:選擇適合自己的有氧運動,如散步、太極拳等,增強體質。 4. 中藥調理:常用的補氣中藥有黃芪、黨參、白術等。可以服用補中益氣湯,其由黃芪、白術、陳皮、升麻、柴胡、人參、甘草、當歸組成。 5. 生活習慣:保持充足睡眠,避免過度勞累,注意情緒調節。 總之,調理氣虛需要綜合多種方法,且要長期堅持。如果癥狀嚴重,應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
2024-12-23 11:0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