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歲男患者因心臟問題無法做白內障手術,咋回事?
患者男,74歲,在2月份要做白內障的手術時,才知道心臟有問題,醫生說有兩條血管萎縮,,白內障的手術現在也不能做了。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74 歲男性患者在準備做白內障手術時發現心臟有兩條血管萎縮。這可能是由于多種原因造成的,如動脈粥樣硬化、血管炎癥、血栓形成、血管先天性異常、血管痙攣等。 1.動脈粥樣硬化:是最常見的原因,由于血脂異常、高血壓、糖尿病等因素導致血管壁脂質沉積,使血管狹窄。 2.血管炎癥:如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血管炎,可導致血管損傷和萎縮。 3.血栓形成:血液凝固異常,形成血栓阻塞血管,長期可致血管萎縮。 4.血管先天性異常:出生時血管發育不良,隨著年齡增長問題顯現。 5.血管痙攣:寒冷、情緒激動等可引起血管短暫強烈收縮,長期反復可致血管萎縮。 總之,心臟血管萎縮的原因較為復雜。患者需要進一步完善檢查,明確病因,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同時,在醫生的指導下積極控制病情,爭取條件成熟時進行白內障手術。
2024-12-20 03:25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常見的心血管危重癥。典型的AMI診斷一般無困難,而非典型的AMI則可能導致誤診而貽誤搶救時機.臨床表現多伴有面色蒼白、倦怠無力、大汗。此外還伴有不典型癥狀:上腹痛,背痛,咽部不適,腹瀉、頻繁便意,咽喉部疼痛,牙痛,胸部刺痛,下頜角疼痛,胸部不適,胸部癢感,氣短、呼吸困難。心電圖發病初期無病理性Q波者,有T波高尖者,ST段抬高者,ST段壓低者,心電圖無異常者。隨病情進展出現病理性Q波或ST-T演變過程。心肌酶隨病程進展肌酸磷酸激酶(CK)多呈數倍增高,個別輕微增高或不增高。AMI患者的典型臨床表現為壓榨樣胸部悶痛、伴瀕死感。心電圖示:病理性Q波、ST段抬高、T波倒置。心肌酶增高。但臨床上有不典型病例,其癥狀不典型,尤其老年人并發糖尿病者。其心電圖無典型病理性Q波、無心肌酶增高。若患者為多支冠脈病變,梗死分布面積廣泛,尤其多處對應性梗死因梗死向量互相抵消,可不出現梗死圖形,右室心肌梗死心電圖改變常在1天內消失,過早、過遲檢查均能導致誤診
2015-11-16 02:51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心梗更多見于胸痛`胸憋癥狀,通過心電圖和心肌酶檢查可以確定診斷.
2015-11-16 00:5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心肌梗塞是指心肌的缺血性壞死,為在冠狀動脈病變的基礎上,冠狀動脈的血流急劇減少或中斷,使相應的心肌出現嚴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最終導致心肌的缺血性壞死.發生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人,在臨床上常有持久的胸骨后劇烈疼痛,發熱,白細胞計數增高,血清心肌酶升高以及心電圖反映心肌急性損傷,缺血和壞死的一系列特征性演變,并可出現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屬冠心病的嚴重類型.心肌梗塞的原因,多數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或在此基礎上血栓形成,造成血管管腔堵塞所致.按照病因,病理,心電圖和臨床癥狀等不同,心肌梗塞可分為各種不同的類型,除上述共有的表現外,各有其特殊性.
2015-11-15 15:39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急性心肌梗塞是指冠狀動脈急性閉塞,血流中斷,所引起的局部心肌的缺血性壞死,臨床表現可有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克、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并有血清心肌酶增高以及心電圖的改變。心跳40-50下屬于心動過緩。
2015-11-15 14:0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