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濕關節炎及干燥癥多年,關節不適加重求方案
診斷為類風濕關節炎及干燥癥已有7年,目前手腕關節,漆關節感覺不適,近幾天開始頸椎不適。自己覺得可能受到侵蝕的關節增加了。想尋求好的治療方案。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類風濕關節炎和干燥癥是常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關節侵蝕加重可能與病情進展、治療不當、環境因素、生活方式及合并其他疾病等有關。 1.病情進展:隨著患病時間延長,疾病可能逐漸加重,侵蝕更多關節。 2.治療不當:未規范治療或藥物使用不規律,影響療效。 3.環境因素:長期處于寒冷、潮濕環境,易加重關節癥狀。 4.生活方式:過度勞累、缺乏鍛煉、營養不均衡等也可能導致病情變化。 5.合并其他疾病:如骨質疏松,會使關節不適更明顯。 總之,對于類風濕關節炎及干燥癥患者,出現關節不適加重時,應及時就醫,重新評估病情,調整治療方案。同時,注意改善生活方式,保持良好心態,有助于控制病情。
2024-12-19 19:56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類風濕不僅要強調早治,也要強調規范治療。治療類風濕的藥物分為三個等級:一線藥為非甾體類抗炎藥,常見的有雙氯芬酸納、布洛芬等。二線藥為慢作用抗風濕藥物,以甲氨蝶呤為代表,還包括柳氮磺吡啶、羥氯喹、雷公藤、火把草根片等。三線藥為激素。慢作用抗風濕藥能控制病情發展,明顯減少關節畸形的發生,因而稱治本藥物。一旦確診為類風濕性關節炎,就應該根據病情的嚴重程度,聯合使用緩解疾病的抗風濕藥物(二線藥),以早期控制病情的發展。一般活動期患者,其治療方案中包括:兩種慢作用抗風濕藥、一種非甾體抗炎藥,以及早期應用小劑量激素。待關節腫痛等癥狀得到控制后,再慢慢停藥。一般先減激素,接下來減消炎鎮痛藥,最后減慢作用藥的種類,并小劑量長期服用。
2015-11-15 08:0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