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 歲女性發燒哮喘肺積水疑腫瘤,介入治療怎樣?
患者女性,76歲,最近發燒,38度以下。哮喘,經拍片發現肺積水。懷疑是腫瘤。醫生建議做介入治療。不知效果如何?是否有副作用?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76 歲女性患者出現發燒、哮喘且有肺積水,懷疑腫瘤并考慮介入治療。介入治療是一種局部治療手段,效果因病情、患者身體狀況等而異,可能有一定副作用。包括穿刺部位出血、感染、疼痛、發熱、對造影劑過敏等。 1. 治療效果:對于腫瘤導致的肺積水,介入治療可通過局部給藥或栓塞血管等方式,控制腫瘤生長,減少積水產生。但效果取決于腫瘤類型、分期、患者對治療的反應等。 2. 副作用風險:穿刺部位出血可能因損傷血管引起;感染與操作過程中的無菌操作不嚴格有關;疼痛多因組織損傷;發熱可能是機體對治療的反應或感染所致;造影劑過敏則與個體體質相關。 3. 治療優勢:相較于傳統手術,介入治療創傷小,恢復快,對患者身體負擔相對較小。 4. 術前評估:醫生會在治療前對患者進行全面評估,包括心肺功能、肝腎功能、凝血功能等,以降低風險。 5. 術后護理:術后需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保持穿刺部位清潔干燥,如有異常及時處理。 總之,介入治療對于該患者是一種可選擇的治療方式,但需要綜合多方面因素權衡利弊。患者和家屬應與醫生充分溝通,做出適合的決策。
2024-12-19 18:06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癌癥之所以難治,就在于它的多發、復發和轉移。很多醫生只看瘤體是否切除干凈、癌細胞是否全部殺死,輕視中醫整體治療,一味地放化療,致使免疫力下降,不但不能完全解決術后復發和轉移問題,還會增加復發和轉移的危險。中醫強調辨證論治,是以扶正和祛邪相結合,改善癥狀和消除癌瘤病灶相結合,改善癥狀通過中藥湯劑以辨證論治、對癥下藥為法則。藥療要根據患者自身情況,辨證論治,對癥下藥,整合各種治療為一體,目的是大量殺滅癌細胞,維護人體免疫功能,為癌癥康復、提高生存質量、延長生命提供先決條件。
2015-11-15 17:0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