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白塞氏病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不會傳染。其發病機制較為復雜,與遺傳、免疫、感染等多種因素有關。常見癥狀包括口腔潰瘍、生殖器潰瘍、眼部炎癥等。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生活方式調整等。 1. 遺傳因素:部分患者存在遺傳易感性,家族中有類似疾病者發病風險可能增加。 2. 免疫因素:自身免疫系統異常,導致免疫細胞和免疫因子失衡。 3. 感染因素:如細菌、病毒感染,可能觸發免疫反應。 4. 環境因素:長期處于壓力環境、不良生活習慣等可能影響免疫系統。 5. 血管因素:血管炎癥和損傷在疾病發展中起一定作用。 總之,白塞氏病雖不會傳染,但需重視,一旦確診應積極治療,改善生活方式,定期復查,以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質量。
2024-12-19 20:27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白塞氏病是(Behcet病)是一種血管炎。1937年,土耳其皮膚科醫生白塞(Behcet)首先報告了—種以口、眼、外陰病變為特點的疾病。之后,以他的名字命名此病,這就是白塞病。這種血管炎并非由細菌等微生物感染引起的,而是一種無菌性炎癥。它是一種以血管炎為基本病變的慢性、進行性、復發性多系統損害的疾病。本病的血管炎涉及全身不同部位的大中小動脈、靜脈,如主動脈、腔靜脈、肺動脈、肺靜脈、下肢動靜脈等,但一般以侵犯小動脈、小靜脈及遍布全身的、極微小的微血管為主。血管的炎癥可引起血管壞死、破裂或者管腔狹窄、血栓形成,從而進一步造成與病變血管有關的器官或組織的損害。眾所周知,人的血管是遍布全身的,因而,這種血管炎性疾病也是一種全身性、多系統的疾病,它可以累及皮膚、粘膜、眼、心血管、胃腸、泌尿、關節、神經等許多器官,引起以眼部、口腔、外陰炎癥和潰瘍為主要表現的疾病,統稱為口、眼、生殖器三聯癥。一般不會傳染
2015-11-15 11:11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尤肇俊
南京紫金醫院
一級
腦復蘇專科
-
你好它是自身免疫性病,有口腔潰瘍、外陰潰瘍、結膜炎。是不會傳染的
2015-11-15 09:1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你好,白塞氏病傳染嗎。很多患者在得了白塞氏病之后,惶惶度日,不僅身體上痛苦,心理上也是萬分的煩惱。第一,害怕白塞氏病會傳染給自己身邊的親戚朋友。第二,害怕白塞氏病會遺傳給自己的下一代,連累了自己的子孫后代。但是,白塞氏病是否像他們所想的這樣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下這白塞氏病傳染嗎。經常有些白塞氏病患者擔心外陰潰瘍是不是跟性病有管,而提心吊膽增加心理負擔。部分患者對醫學知識掌握的不是十分全面,往往懷疑自己是不是患了梅毒、艾滋病或者其他難于治愈的性病其實患者大可不必擔心。白塞氏病除了口腔潰瘍反復發作以外,還有就是外陰潰瘍發作的頻率和時間也是讓患者痛苦不堪。白塞氏病外陰生殖器潰瘍反復發作給患者所帶來的痛苦是常人難以想象的。在發病期間無法正常行走,排便時痛苦不堪,嚴重的影響工作、學習打亂患者的正常生活。白塞氏病外陰生殖器潰瘍不屬于性病,不傳染。所以,可以肯定地告訴大家白塞氏病屬于自身免疫性疾病不是性病,不傳染。白塞氏病屬于口腔黏膜疾病,如有其它疑問,請點擊向我提問。
2015-11-15 06:5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白塞氏病是一種原因不明的、慢性、復發性、系統性血管炎性疾病。常見癥狀為:口腔及外生殖器潰瘍和疼痛、眼部炎癥病變(伴前房積膿的葡萄膜炎)。一些患者還可以出現關節病變(疼痛、腫脹、僵硬),皮膚癥狀(多種皮疹),消化道、大腦和脊髓的炎癥病變。
2015-11-14 23:2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白塞病? 白塞病(Behcet'sdisease),又稱白塞綜合征(S-S)、貝赫切特綜合征、口一眼一生殖器三聯征等。是一種以血管炎為病理基礎的多系統疾病。口腔、眼、生殖器、皮膚為本病的好發部位,可累及多個系統,病情呈反復發作和緩解交替,部分患者遺留視力障礙,少數因內臟受損可危及生命,大多數患者預后良好。因土耳其眼科醫生Hulusi Behcet于1937年首先報道而命名之。以口腔潰瘍為最基本的病損,發生率達100%。皮膚病損、生殖器潰瘍、眼疾發生率分別為90%、80%、40%左右。此外,關節以及心血管、神經、消化、呼吸、泌尿等多系統的病變,雖發生概率較小,但嚴重者可危及生命。其發病原因與免疫、遺傳、微循環障礙等有關,現代西醫學尚無理想控制病情的藥物。BD在地中海沿岸、中東及遠東地區(中國、日本、朝鮮)發病率較高,20~40歲男性多見,在英美等國女性患者比例較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