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歲孩子患血管瘤,其成因及應對措施有哪些?
同事的孩子今年11歲了,前些日子發現她腮幫子鼓鼓的,上面有紅色斑,一片一片的,很是可怕,我后來問同事才知道他的孩子患上了血管瘤,醫生說這種病癥多為遺傳性的,很替這個小孩子擔心啊!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血管瘤是一種常見的血管異常增生性疾病,成因較為復雜,包括先天性因素、激素水平變化、外傷、感染、環境等。治療方法多樣,如藥物治療、激光治療、手術治療等。 1.先天性因素:部分患兒出生時就存在血管瘤,可能與胚胎發育過程中血管形成異常有關。 2.激素水平變化:體內雌激素等激素水平的波動可能刺激血管瘤生長。 3.外傷:局部組織受傷可能導致血管損傷,引發血管瘤。 4.感染:某些病毒或細菌感染可能影響血管內皮細胞,誘發血管瘤。 5.環境:長期接觸化學物質、輻射等不良環境因素,增加患病風險。 6.治療方法: 藥物治療:常用的藥物有普萘洛爾、噻嗎洛爾、潑尼松等,但需遵醫囑使用。 激光治療:適用于淺表血管瘤,能有效去除紅斑。 手術治療:對于較大或影響功能的血管瘤,可手術切除。 總之,血管瘤雖然常見,但通過及時診斷和合理治療,多數患兒可以獲得較好的預后。家長應帶孩子到正規醫院就診,遵循醫生建議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
2024-12-20 06:0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血管瘤的生長、擴大的方式是向周圍組織穿入、侵蝕,破壞周圍的組織,如任其發展,可嚴重破壞所在器官的形態及功能,甚至破潰出血,如果血管瘤生長在面部,必然要影響容貌,嚴重者可使面部瘢痕畸形。在頸部、咽喉部,容易因進食而導致破潰,可危及患者生命。在功能部位,如眼球、舌頭、手指、腳趾及關節等部位,可影響這些部位的功能,如果血管瘤巨大,無論生長在什么部位都會嚴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因此得了血管瘤必須盡早治療。
2015-11-15 07:4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血管瘤實際上是血管畸形的一種表現,是指發生于血管組織的一種腫瘤,是由于血管組織的錯構、畸形、瘤樣增生而形成。絕大多數為良性腫瘤,血管瘤分為原發性與繼發性兩種,原發性占75%,即先天胎生性,是由于人體胚胎期血管網異常增生而形成,出生時即有,多數發生在嬰兒期。可發生于人體各部位,如顏面、四肢、胸腹等體表及腦、肝、胸、腹腔等部位。
2015-11-15 03:37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血管瘤是小兒時期常見的良性腫瘤,約3/4小兒血管瘤在出生時就已存在,其余的也在1歲內出現,女嬰較男嬰多見。血管瘤好發于顏面及四肢皮膚,影響美觀,還可因外傷、摩擦、搔抓出血,而引起細菌感染。有些血管瘤生長先快、后慢、甚至會自行消失。家長應該密切觀察嬰兒血管瘤的生長情況,做好家庭護理,掌握最佳時機進行治療。
2015-11-14 23:4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