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問題與高血壓相關,如何應對?
十幾年前犯頸椎。沒經過治療,著重補鈣。然后血壓正常,頸椎沒癥狀了。差不多十年都很好。自2012年三月時突然頭暈,一量血壓110-180.也沒吃藥持續到10月份頭和脖子累,休息一下就減輕點。就這樣到12月末血壓130-240了。做片子檢查血管老化,頸椎曲度欠佳。又過十多天左后背疼,吃丹參片就不疼了。血壓還在100-180之間。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茂初
上海市松江區九亭鎮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頸椎疾病可能影響血壓,血壓過高需重視。包括頸椎的養護、血壓的監測、合理治療、生活方式調整等。 1. 頸椎養護:避免長時間低頭,適度活動頸部,可進行頸椎操。選擇合適的枕頭,保持頸椎的正常曲度。 2. 血壓監測:定期測量血壓,了解血壓變化情況。建議每天早晚各測量一次,記錄血壓值。 3. 合理治療:遵醫囑服用降壓藥物,如硝苯地平、厄貝沙坦、美托洛爾等。同時,針對頸椎問題,可進行物理治療,如熱敷、按摩、牽引等。 4. 生活方式:低鹽低脂飲食,減少鈉鹽攝入,增加鉀攝入。戒煙限酒,避免熬夜,保持充足睡眠。 5. 情緒調節:保持心情舒暢,避免緊張、焦慮、憤怒等不良情緒,可通過聽音樂、散步等方式緩解壓力。 頸椎疾病與高血壓相互影響,患者需綜合調理,積極治療,定期復查,以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質量。
2024-12-20 04:2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高血壓是各種心腦血管病變危險因素,雖然高血壓沒有引起你不適癥狀,但是對于心腦血管損害是持續性的。你好,積極重視,就診醫院心內科,結合血壓水平,肝腎功能,對于降壓藥治療反應性合理的選擇適合自己的降壓藥,不要盲目服用中成藥,尤其是注意血壓一定要控制達標,飲食低鹽。
2015-11-15 01:1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不會的,最好選擇緩釋片如波依定或硝苯地平緩釋片口服,血壓更平穩.多吃芹菜,尤其是其根,可以有降壓作用
2015-11-15 00:1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你好,部分高血壓與頸椎有關,稱之為頸性高血壓建議去骨科檢查頸椎ct,可以用頸痛顆粒、好及施膏藥等配合降血壓藥物治療。同時注意理療。
2015-11-14 12:45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不會因為頸椎病分為7類.1.頸型頸椎病頸型頸椎病在臨床上屬常見病,多發病,多數患者發病是由于頸椎強迫姿勢過久,如長期低頭寫字,打毛衣,縫紉,手術等,口腔科醫生偏頭操作過久,沉睡時枕頭未放妥等,此型無論癥狀與體征都不是特別嚴重,一般都采用非手術治療.癥狀:枕項部疼痛,頸項強直,頸活動受限,不能做點頭,抬頭及轉頭活動,頭限制在一定位置,一側痛時,頭偏向另一側,俗稱歪脖子,眼睛需要向后,向側看時,頭,頸部不能單獨向后,向側活動,需整個軀干向后,向側轉動.多數病人疼痛,脹麻不超過肩部,少數病人可發射至肩,臂,手,如果合并前斜角肌痙攣則可出現上肢放射性疼痛與麻木,且常伴有頭痛,頭暈等癥狀,頭痛部位可為枕頂,耳后或為偏頭痛.2.神經根型頸椎病神經根型頸椎病在臨床上最多見,發病率最高,好發于30歲以上低頭工作者,主要是由于各種因素導致頸椎間盤脫出偏向側方,椎體后緣骨贅特別鉤椎關節增生突向椎間孔,壓迫神經根所致,臨床上又分為根痛型,麻木型,萎縮型.根痛型癥狀:主要表現為頸肩部,枕后部,頸部疼痛,并沿神經根分布而向下放射到前臂和手指,輕者為持續性疼痛,脹痛,重者如刀割,針刺樣疼痛,因病變部位不同,疼痛部位也不一樣.麻木型癥狀:主要表現為麻木,一般沒有疼痛或僅有輕度的酸脹痛,多在睡眠或晨起時加重,白天緩解甚至完全消失.萎縮型癥狀:此型臨床上極少見,且預后不良,易殘廢.主要表現為運動障礙,初期僅表現為肌肉松弛無力,進而出現肌肉萎縮,以大小魚肌最多見.3.脊髓型頸椎病脊髓型頸椎病在臨床上表現較重,輕者可喪失部分或全部勞動能力,重者則四肢癱瘓,臥床不起,且易誤疹或漏疹.此病預后較差,致殘率高.癥狀:主要表現為癱瘓和麻木,同時還會出現麻木的肢體怕涼,酸脹,血運行障礙,浮腫,病情嚴重者可發展為尿潴留,小便無力,便秘或失控.4.椎動脈型頸椎病椎動脈型頸椎病是頸椎病中最為復雜的一種類型,臨床表現變化多端,此型發病年齡較高,常在45歲以上,以50~60歲較多見,且隨年齡的增大發病率有平行上升的趨勢.癥狀也隨年齡的增大而日益加重.此型頸椎病的發生,主要是由于各種因素破壞了椎動脈和頸椎的正常關系,導致椎動脈的長度超過了頸椎的長度,造成了血流緩慢,甚至造成血流中斷.癥狀:常見的有頭暈,頭痛,耳鳴,耳聾,記憶力減退,并伴有惡心,嘔吐,上肢不適,多汗或無汗,聲音嘶啞,吞咽困難,眼肌肉癱瘓,復視,視物不清,瞳孔縮小,聽力減退等,還可有心臟癥狀如心動過緩或心動過速及心率失常等,有的患者還可出現尿頻,尿急,項背胸燒灼感,呼吸節律不勻.其中眩暈是最常見的癥狀,頭顱急轉或頸部過屈過伸,易引發或加重眩暈.猝倒也是本型的癥狀之一,表現為患者突然發作足無力跌倒在地,但患者神志清楚,可自行爬起來.這種發作多數在行走時,突然轉頸后發生.5.交感神經型頸椎病交感神經型頸椎病,主要是由于頸椎關節刺激頸部交感神經所導致的.當各種因素影響了頸段硬脊膜后縱韌帶,小關節,頸神經根,椎動脈組織時,可反射性刺激頸部交感神經而出現一系列癥狀.癥狀:頭痛,偏頭痛,枕項部痛,頭沉頭暈,而且頭痛頭暈與頸椎活動無明顯關系;有交感神經興奮或抑制的癥狀,心率表現異常;四肢發冷,發熱,喜冷怕熱,感覺過敏;血壓異常,有的患者表現為高血壓,有的表現為低血壓或時高時低,血壓不穩;在秋末冬初,春末夏初季節交替時,極難適應,怕熱,怕冷,周身難受.6.混合型頸椎病兩種或兩種以上類型頸椎病同時存在時,我們稱之為混合型頸椎病,由于神經根,椎動脈,交感神經等組織在解剖上密切相關,當各種因素導致頸椎間盤退行性變化,頸椎椎體退行性變化,骨質增生,椎間盤突出等病變時,容易同時壓迫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組織,易出現兩種或兩種以上頸椎病的癥狀,因此混合型頸椎病是臨床上最常見的一型,各型頸椎病的癥狀與體征均可同時出現與本型中.癥狀:為上述各型頸椎病的癥狀綜合表現.7.其他型頸椎病上述六型頸椎病以外的頸椎病,我們稱之為其他型頸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不為人們重視的是,頸椎病除固有的癥狀外,還有其他癥狀與頸椎多風馬牛不相及,及易與其他疾病相混同.癥狀:胃腸異常,食欲不振,惡心嘔吐,便秘或者便稀,體重下降等,易與胃潰瘍,淺表性胃炎,萎縮型胃炎,腸炎等混淆而被誤診;吞咽異常,進食硬物時,往往有異常的感覺,胸骨后感到燒灼刺痛,繼而軟食也難咽,食道有炎癥或水腫癥狀;血壓異常,不穩定,多呈升高表現,按高血壓病治療一般無效;心動異常,表現與心臟病類似,多呈心動過速,供血不足,心絞痛,心肌梗死等癥狀.另外頸椎病還能引起視力下降,聽力障礙,耳鳴不息,乳房疼痛,呼吸困難等似與頸椎無關的癥狀.
2015-11-14 11:0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