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增高伴長期頭痛,可能由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液系統疾病、顱內病變、藥物因素等引起。 1. 感染:如細菌感染,常見的有肺炎、扁桃體炎等。身體為對抗感染,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會增多,炎癥刺激也可能導致頭痛。治療需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頭孢呋辛、左氧氟沙星等。 2. 自身免疫性疾病:像系統性紅斑狼瘡,會導致免疫系統異常激活,引起白細胞變化和頭痛。治療常使用糖皮質激素如潑尼松,免疫抑制劑如環磷酰胺等。 3. 血液系統疾病:例如白血病,異常的造血會出現白細胞異常增高,同時可能伴隨頭痛。治療方法包括化療、靶向治療等,藥物有阿糖胞苷、甲氨蝶呤等。 4. 顱內病變:顱內腫瘤、腦積水等,可影響腦脊液循環和顱內壓,導致頭痛,同時刺激機體引起白細胞反應性增高。治療可能涉及手術、放療、化療等。 5. 藥物因素:某些藥物可能影響白細胞計數和導致頭痛,如抗癲癇藥苯妥英鈉。 出現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增高以及長期頭痛,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進行全面檢查,明確病因,以便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
2024-12-20 00:32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臨床上認為,白細胞增多是身體有炎癥的表現,任何器官的炎癥都可以使人體內白細胞增多。中性粒細胞增高一般代表細菌性感染或在機體受疼痛、寒冷等刺激時;另外一些生理情況下也會稍微升高,如進食,運動等。你好,介入手術屬于新型高科技治療方法,其獨特的治療手段被廣泛的應該在醫院的各個科室,在治療頸椎病、腰椎病方面能有效的降低手術風險。而且平時自己惡業要注意多活動活動。
2015-11-15 03:1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中性粒細胞增加提示細菌性感染。你的頭痛應該是頸椎病引起的,椎動脈狹窄,大腦缺血容易導致頭暈頭痛。細菌感染需要服用敏感的抗生素治療。椎動脈狹窄型頸椎病需要輸入活血化瘀的藥物治療,如丹紅注射液,血塞通等藥物。
2015-11-15 00:0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癥狀1、白細胞減少癥:在臨床上可分為原發和繼發兩種。最常見為慢性原發性白細胞減少癥。可無癥狀,或有輕微乏力,頭昏,下肢酸軟,食欲減退和發熱等癥狀。病程可長達10余年,預后良腎上腺素試驗對服用有可能引起粒細胞減少的藥物病人應嚴密檢查血象。如有異常應立即停藥。對本身有過敏史的患者,應避免服用這些藥。多數患者在解除病因,經治療后可恢復正常。部分粒細胞缺乏癥患者,可因感染而危及生命。
2015-11-14 21:25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頸椎病,可以說,沒有什么很好的治療辦法的。一個是藥物,現在有很多的治療該病的藥物,大多是中成藥,代表要有“頸復康沖劑”、“骨刺片”,還有外用的藥物,諸如膏藥、涂擦得藥液,等等之類的,效果多不明顯,但可以試用。物理療法,什么推拿、按摩、牽引、生光電磁等,眼花繚亂的,一般認為,牽引還是可取的。運動療法,可以做保健操、頸部操、打籃球、踢毽子、游泳等等,要點在于堅持鍛煉,不能中斷。效果倒是很好的,你就天天運動鍛煉吧。
2015-11-14 08:0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中性粒細胞增多? 中性粒細胞增多定又為外周血中性粒細胞絕對計數增加,比正常人群平均值多2個標準差以上,年齡大于1個月的兒童和各年齡組成人中性桿狀核和分葉核粒細胞計數大于7.5×10^9/L ,小于1個月的嬰兒大于26×10^9/L 。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