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多次手術后面臨稀便等問題原因及恢復情況如何?
歲問題描述:患兒患先天性巨結腸,于9天因腸穿孔做了造瘺手術,3個月關瘺,9個月做了巨結腸切除術,1周歲患肛瘺,2周歲做了肛瘺手術,自手術后一直是稀便,有時大便關不住.請問專家是巨結腸手術后沒有恢復好,還是肛瘺手術后沒有恢復好?這種情況能恢復嗎?需要多長時間?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幼兒經歷多次腸道手術后面臨稀便、大便失禁的情況,可能是由于腸道功能未完全恢復、肛門括約肌受損、腸道菌群失調、飲食不當、神經調節異常等原因導致。 1. 腸道功能未完全恢復:多次手術對腸道造成創傷,其正常的消化吸收和蠕動功能可能受到影響,需要一定時間來修復和適應。 2. 肛門括約肌受損:手術可能損傷肛門括約肌,影響其控制排便的能力。 3. 腸道菌群失調:術后腸道菌群平衡被打破,有益菌減少,有害菌增多,影響腸道功能。 4. 飲食不當:不合理的飲食結構,如攝入過多油膩、刺激性食物,會加重腸道負擔。 5. 神經調節異常:手術可能影響腸道的神經支配,導致神經調節功能紊亂。 綜合來看,孩子的情況需要進一步檢查評估,明確具體原因,并采取針對性的治療和調理措施。恢復時間因人而異,可能需要數月甚至更長時間。家長應密切關注孩子的情況,注意飲食護理,配合醫生治療。
2024-12-19 14:1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巨結腸診斷一經確立,應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擇期手術,否則可使病變腸段所累及的正常腸管發生代償性病理改變,手術中可能被迫切除而不能再生,此外,延遲手術也必然造成患兒的生長發育明顯甚至嚴重滯后于正常同齡兒童。部分短段和超短段病人可以采用保守治療的方式。建議盡早手術。
2015-11-14 22:58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你現在這種表現主要是由于身體先天性的巨結腸手術之后的恢復期應該及時的進行修復治療防止炎癥感染的現象的發生。給你的建議就是,你可以適當的及時的進行輕微的理療防止局部的一些異常變化并且用一些消炎藥頭孢進行調整多吃清淡的食物都有調理的作用。
2015-11-14 08:3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
Q: 先天性巨結腸患者需注意什么 -
Q: 先天性巨結腸是由什么原因導致的 -
Q: 孩子三天未排便會是先天性巨結腸嗎 -
Q: 如何準確區分寶寶便秘與先天性巨結腸 -
Q: 先天性巨結腸如何應對? -
Q: 先天性巨結腸手術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
Q: 先天性巨結腸是怎樣形成的? -
Q: 先天性巨結腸屬于常見病嗎 -
Q: 先天性巨結腸一定要做手術治療嗎 -
Q: 先天性巨結腸的成因有哪些?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先天性巨結腸? 先天性巨結腸癥(congenital megacolon)又稱腸管無神經節細胞癥(aganglionosis).因Hirschsprun首先對本病做詳盡的描述,故也稱為Hirschsprung病(簡稱HD)。是一種神經峭細胞源性疾病和多基因遺傳病,是新生兒期低位腸梗阻的常見原因之一。其發病率在1/2000~1/5000,男女為4:1。本病有家族性發生傾向,有報道為4%。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