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外傷引起手麻一個多月,可能與神經損傷、血液循環障礙、軟組織腫脹、炎癥反應、心理因素等有關。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物理治療、康復訓練等,日常保健也很重要。 1.神經損傷:外傷可能導致手部神經受壓或受損,引起麻木。可使用營養神經的藥物如甲鈷胺片、維生素 B1 片、腺苷鈷胺片等,促進神經修復。 2.血液循環障礙:受傷部位的血管可能受到影響,導致血液循環不暢。通過熱敷、按摩等方式改善血液循環。 3.軟組織腫脹:外傷會引起局部軟組織腫脹,壓迫周圍神經。抬高患肢,促進血液回流,減輕腫脹。 4.炎癥反應:受傷后可能出現炎癥,刺激神經。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緩釋膠囊、雙氯芬酸鈉腸溶片等,緩解炎癥。 5.心理因素:長期手麻可能導致焦慮等不良情緒,進而加重癥狀。要保持良好心態,必要時進行心理疏導。 總之,外傷導致的手麻需要綜合治療和保健。如果癥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明確病因,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
2024-12-18 14:1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病情分析:1,藥物治療:內服藥物通過腸胃吸收,消化,分解,最后通過血液循環,才可將藥物輸入送給局部,整個過程需要通過層層屏障才能到達病灶部位,然藥效已所剩無幾,因此效果極為緩慢且低效,且臨床應用這些方法只能緩解疼痛癥狀,功能康復是無法逆轉的,骨質修復更是無從談起.而且口服藥對肝,腎,胃腸損傷極大.因此選擇外用的中藥貼劑,效果會更好,像藏藥立正消痛貼,從外皮滲透,藥物滲入骨質,見效快,也沒有副作用.2,牽引法:通過牽引力和反牽引力之間的相互平衡,使頭頸部相對固定于生理曲線狀態,從而使頸椎曲線不正的現象逐漸改變,但其療效有限,僅適于輕癥患者;且在急性期禁止做牽引,防止局部炎癥,水腫加重;牽引期活動受限.3,理療法:理療法是物理療法的簡稱.就是應用自然界和人工的各種物理因子,如聲,光,電,熱,磁等作用于人體,以達到治療和預防疾病的目的.4,推拿法:推拿法是祖國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治療時不用吃藥和打針,僅憑推拿醫生的雙手和簡單器械在身體的一定部位或穴位,沿經絡循行的路線,氣血運行的方向,施以不同的手法,達到治療目的.但在急性期或急性發作期禁止推拿,否則會使神經根部炎癥,水腫加重,疼痛加劇.頸椎病伴有骨折,骨關節結構紊亂,骨關節炎,嚴重的老年性骨質疏松癥等,推拿可使骨質破壞,感染擴散,應禁此療法.5,水針刀微創法:無痛苦,松解局部軟組織結節,結合注射松解液和三氧消融術,針刀,藥,氧并用,三位一體,一步到位.可以軟化結節,改善內循環.對頸椎病,所引起的頭疼,頭暈立竿見影.遠期療效突出,具有抗粘連抗復發的作用.安全范圍廣,減少了閉合性手術的盲目性.6,手術法:手術法的原理主要是減輕壓迫,消除刺激,增進穩定,防止進行性損害.但手術并發癥與禁忌癥較多,危險高,痛苦大,全身或局部的情況不適宜手術的患者,如年齡偏大,身體欠佳者,合并心腦血管病變或糖尿病,或者有麻醉禁忌癥的患者不宜手術治療.
2015-11-14 07:4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頸椎炎是泛指頸段脊柱病變后所表現的臨床癥狀和體征.預防頸椎炎應注意以下事項:1注意睡臥時姿勢枕頭不宜過高或過低防止落枕.2不宜長時間伏案工作注意勞逸結合休息時可自行拿捏頸項肌.3預防頸項部著冷使用空調或風扇時當心風寒刺激.4預防和治療慢性咽喉部感染避免感冒.5禁止頸椎鍛煉不宜旋轉頭顱或扭動頸椎的操練.6頸椎牽引要在醫師指導下以達到癥狀緩解舒適才好.7騎車或行走時不要突然快速轉頭以免猝倒.8癥狀加重時及時與專科醫師聯系.
2015-11-13 19:3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因外傷引起的早起的手麻.病1月來天.根據你的描述這種情況建議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考慮是否頸椎病造成平時注意積極鍛煉避免伏案工作祝您健康
2015-11-13 17:08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頸椎炎是泛指頸段脊柱蹭后所表現的臨床癥狀和體征.預防頸椎炎應注意以下事項:1注意睡臥時姿勢枕頭不宜過高或過低防止落枕.2不宜長時間伏案工作注意勞逸結合休息時可自行拿捏頸項肌.3預防頸項部著冷使用空調或風扇時當心風寒刺激.4預防和治療慢性咽喉部感染避免感冒.5禁止頸椎鍛煉不宜旋轉頭顱或扭動頸椎的操練.6頸椎牽引要在醫師指導下以達到癥狀緩解舒適才好.7騎車或行走時不要突然快速轉頭以免猝倒.8癥狀加重時及時與專科醫師聯系.
2015-11-13 13:5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