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慢性炎癥性疾病,主要影響脊柱、骶髂關節等部位。其癥狀多樣,包括腰背痛、脊柱強直、關節活動受限等。目前,強直性脊柱炎雖無法根治,但通過規范治療可有效控制病情。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物理治療、手術治療等。 1.癥狀表現:早期常表現為下腰背或臀部疼痛、僵直,夜間或晨起時明顯。隨著病情進展,脊柱活動受限,胸廓擴展度減小,甚至累及髖關節、膝關節等外周關節。 2.疾病原理:主要是由于遺傳、環境、免疫等因素相互作用,導致炎癥反應和關節破壞。 3.診斷方法:通過臨床癥狀、體征、血液檢查(如 HLA-B27 檢測)、影像學檢查(如 X 線、CT、磁共振成像等)來明確診斷。 4.藥物治療:常用藥物有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雙氯芬酸鈉、塞來昔布)、改善病情抗風濕藥(如柳氮磺胺吡啶、甲氨蝶呤)、生物制劑(如依那西普、阿達木單抗)等。 5.物理治療:包括熱療、水療、運動療法等,有助于緩解疼痛,增強肌肉力量,改善關節活動度。 6.手術治療:對于病情嚴重、關節畸形的患者,可考慮進行脊柱矯形手術、髖關節置換術等。 強直性脊柱炎雖然給患者帶來諸多不便,但只要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就能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質量。患者應保持積極的心態,配合醫生治療,并定期復查。
2024-12-18 13:04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全身癥狀 絕大多數的強直性脊柱炎發病于青年期,起病往往隱匿;40歲以上發病者少見.女性病變發展緩慢,往往診斷延遲.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全身性疾病,可有厭食,低熱,乏力,體重下降和輕度貧血等全身性癥狀.1.下腰痛和脊柱僵硬是最為常見的表現.2.胸廓擴張度減弱隨著病變向胸段脊柱發展,肋脊關節受累,此時出現胸痛,并有放射性肋間神經痛 3.周圍大關節炎癥35%的強直性脊柱炎可有周圍關節炎,以髖關節最為常見.通常為雙側性,起病慢,很快出現屈曲攣縮和強直,為保持直立位,往往膝部有代償性屈曲.肩關節為第二個好發部位.偶有膝關節病變.其它關節少有發病. 4.關節外骨骼壓痛點主要發生在胸肋交界處,棘突,髂嵴,股骨大轉子,脛骨結節,坐骨結節和足跟,有時這些癥狀也可以早期出現.5.骨骼外病變主要為眼部病變,可有急性葡萄膜炎,發生率可高達25%.藥物 本病無特效治療方法.在急性期主要措施是緩解疼痛與防止畸形.阿斯匹林效果不好.鎮痛作用較好的當首推保泰松與消炎痛類非激素抗炎藥物(NSAIDS).保泰松開始劑量為每日400mg,分4次服用,維持量為每天100~200mg.它的缺點是副反應大.消炎痛的劑量為100mg,分4次服用,最好臨睡時再加服50mg.缺點也是有副反應.其它新型非激素抗炎藥物具有同樣功效.不主張全身使用皮質醇類激素,但局部應用效果卻很好.皮質醇類激素滴眼劑用于急性虹膜炎效果很好,重度病例可作眶內注射.關節腔內注射也很有效. 手術 脊柱截骨術系在腰椎后部切去楔形骨塊,手法折斷前方韌帶,使腰椎前凸增加,畸形改善.常用的脊柱截骨術有下列數種: 單節段脊柱截骨術 一般選在腰2~3或腰3~4之間.以腰2~3節段為例,截骨的范圍為腰2棘突與下關節突的下半部和腰3棘突及上關節突的上半部,楔形截骨的尖角應針對腰2~3椎間盤水平.截骨完成后即應用矯形架或手法進行矯形,使前方的前縱韌帶折斷,腰椎前凸增加而改善駝背畸形.截骨平面應接觸良好,并需用牢固的內固定物,以往都用不銹鋼絲縛扎棘突,目前以Harrington棒或Luque棒較為常用.術后石膏背心固定時間不應少于6個月.單節段截骨術加椎體間植骨術 為防止矯形度數喪失與獲得最大限度矯形,可經腹膜外途徑,直視下矯形并在張開的椎間隙前半部植入方形骨塊,可得到最大限度矯形. 多節段脊柱截骨術 嚴重駝背畸形者可適用多節段截骨術,在腰3~4處行截骨術后可在上方2個節段處即腰1~2處作第二個截骨術,可望獲得良好的矯形. 脊柱截骨術加椎體松骨質掏空術 截骨的尖頂針對腰椎椎體后方.截骨完畢前將椎體內松質骨刮空矯形后造成椎體的塌陷.掏空術使脊柱縮短,比較安全,截骨面接觸好,術后矯正角度喪失的可能性明顯減少.對髖關節骨性強直者宜先行髖關節置換術.在急性期預防畸形發生十分重要. 截骨術的并發癥有:①截癱:大都因截骨平面選擇不當所致,截骨的尖端沒有針對椎間盤水平,矯形后出現脊椎移位;②脂肪栓塞:因截骨數量少,矯形時后方骨質受到強烈擠壓,使骨內壓力驟增而使脂肪進入循環;③腹主動脈破裂:腹主動脈硬化者無伸展的能力,強行矯形時可因此而死于手術臺上;④矯形度數的喪失:手術后矯形度數的喪失主要原因為石膏背心固定時間不足與后方截骨面接觸不良所致.
2015-11-14 01:0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慢性全身性炎性疾病,它的病因不明,主要侵犯脊柱,尤以骶髂關節病變最為常見.它的最為顯著的變化為關節的纖維化和骨性強直,引起骨性強直及畸形.累及髖關節者占1/4,偶可累及膝,踝及手足小關節.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全身性疾病,可有厭食,低熱,乏力,體重下降和輕度貧血等全身性癥狀.下腰痛和脊柱僵硬是最為常見的表現.本病無特效治療方法.在急性期主要措施是緩解疼痛與防止畸形.
2015-11-14 00:3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以腰背僵硬為主要表現的慢性進行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主要侵犯骶髂關節,脊柱,脊柱旁軟組織以及外周關節,并可伴發關節外表現,嚴重者可發生脊柱畸形和關節強直,導致生活自理受限及殘疾.對于強直性脊柱炎關鍵是早期及時治療,是可以治愈的.建議您盡快到專業的骨科醫院進行診治,以免錯過治療的最佳時期,祝您早日康復!
2015-11-13 22:20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強直性脊柱炎患者早晨起床時,或在久臥的情況下,或在久坐起立時背部僵硬不適,嚴重者背部僵硬伴有疼痛癥狀.晨僵或疼痛癥狀一般發生在背部,也可以發生在骶髂關節部位.強直性脊柱炎早期癥狀一般都有腰骶關節疼痛,是強直性脊柱炎最具特征性的癥狀,常為隱漸性疼痛.強直性脊柱炎早期發病癥狀除晨僵,骶髂關節疼痛以外,還會出現腰椎疼痛,腰椎活動功能受限,腰椎疼痛癥狀上下移動,有的呈現下行性,是強直性脊柱炎最具特征的癥狀對于免疫型進行性骨關節疾病,客觀的講,西醫控制不是很理想!如果偏要說出一種比較理想的治療方式,建議口服柳氮磺胺吡啶片(通常做治療結腸炎用)來控制炎癥.因為其與結締組織有很強的親和力,故常用作治療免疫型骨關節疾病.效果好,價格低廉!具體到您的情況是不是適合,請結合臨床予以判定.對于強脊患者,最好睡平板床,且不用枕頭,這樣對疾病的治療和改善晨僵都是有利的!祝健康!
2015-11-13 18:5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強直性脊柱炎? 強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ridylitis,AS)是一種主要侵犯脊柱,并可不同程度的累及骶髂關節和周圍關節的慢性進行性炎性疾病。AS的特點為腰、頸、胸段脊柱關節和韌帶以及骶髂關節的炎癥和骨化,髖關節常常受累,其它周圍關節也可出現炎癥。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血清反應陰性、病因不明的常見關節疾病,可造成人體畸形及殘疾。本病多見于15~40歲青壯年,發病高峰年齡為20歲左右,45歲以上發病少見。男性比女性多見,男女比約為5:1。本病一般類風濕因子呈陰性,故與Reiter綜合征、牛皮癬關節炎、腸病性關節炎等統屬血清陰性脊柱病。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