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歲去年做膝關節置換現康復不佳怎改善
我60歲去年11月7號做了膝關節置換,現待解決收藏|投訴女61歲來自北京健康咨詢描述:我60歲去年11月7號做了膝關節置換,現在做康復是關節下肢力量不夠總伸不直請問怎樣才能有所改善曾經的治療情況和效果:置換出院后一直就是康復鍛煉,沒做任何治療曾經治療情況和效果:出院后一直在做自行鍛煉康復,無藥物及其他的治療想得到怎樣的幫助:怎樣治療或怎樣改善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膝關節置換術后康復不理想,下肢力量不足且伸不直,可能與康復方法不當、肌肉力量弱、關節粘連、心理因素、缺乏營養等有關。 1.康復方法不當:可能是自行鍛煉的動作不規范或強度不夠。建議在專業康復師指導下,進行針對性的訓練,如直腿抬高、屈伸練習等。 2.肌肉力量弱:可通過增加肌肉力量訓練來改善,如深蹲、臀橋等,但要注意循序漸進。 3.關節粘連:若存在粘連,可能需要進行手法松解或物理治療,如超聲波、超短波等。 4.心理因素:對康復缺乏信心或過度緊張,會影響康復效果。要保持積極的心態,相信能夠恢復。 5.缺乏營養:保證充足的蛋白質、鈣等營養物質攝入,有助于關節恢復,如多吃瘦肉、牛奶、豆制品等。 6.藥物輔助:在醫生指導下,可使用一些藥物,如氨基葡萄糖能營養關節軟骨,塞來昔布可緩解疼痛,邁之靈能減輕腫脹。 總之,膝關節置換術后康復是一個綜合的過程,需要患者積極配合,堅持科學的鍛煉和治療,定期復查,才能逐漸改善關節功能。
2024-12-19 04:03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嚴重的膝關節疼痛、不穩、畸形、日常生活活動嚴重障礙,經過保守治療無效或效果不顯著的老年患者[1];各種無菌性膝關節炎要手術中無骨折、韌帶損傷等,我們鼓勵患者在手術引流管拔除后即下床活動,一般在術后第3天開始功能鍛煉,術后膝關節被動活動和CPM機功能鍛煉相結合。第1天屈曲30°~40°,以后每天CPM機上鍛煉增加10°,直到屈曲120°。
2015-11-14 05: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