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可和柯薩奇病毒如何引發全身病變
埃可和柯薩奇病毒經呼吸道或口腔進入消化道,侵入腸道黏膜,在該處的上皮細胞及腸壁淋巴組織中居留和增殖。在早期也可在咽部淋巴組織停留和增殖,時間較短。病毒可從上述部位經淋巴及血液循環到達全身各器官,引起內臟器官病變,較易侵犯者有神經系統、皮膚、黏膜、肌肉、肺、心和肝,出現不同的病理改變。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埃可和柯薩奇病毒經呼吸道或口腔進入消化道后,會在多處居留增殖,進而引發全身病變,包括神經系統、皮膚、黏膜、肌肉、肺、心和肝等,其機制較為復雜。 1.神經系統:病毒可能損傷神經細胞,導致腦炎、腦膜炎等,引起頭痛、發熱、嘔吐、意識障礙等癥狀。 2.皮膚:引發皮疹,如紅斑、丘疹,可能伴有瘙癢。 3.黏膜:導致口腔、咽部黏膜炎癥,出現紅腫、疼痛。 4.肌肉:引起肌肉疼痛、無力。 5.肺:造成肺炎,表現為咳嗽、咳痰、呼吸困難。 6.心:引發心肌炎,出現心慌、胸悶、心律失常。 7.肝:導致肝功能異常,如轉氨酶升高等。 總之,埃可和柯薩奇病毒感染可累及多個器官,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害。一旦出現相關癥狀,應及時就醫,明確診斷,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治療包括對癥治療和支持治療,如退熱、止咳、保肝等。同時,要注意休息,加強營養,提高自身免疫力。
2024-12-18 21:4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