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秀麗 主治醫師
廣州市荔灣區華林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其他
婦科
-
11 個月寶寶不會走路通常是正常的,這可能與寶寶的個體發育差異、肌肉力量不足、平衡能力欠佳、缺乏鍛煉、遺傳因素等有關。 1. 個體發育差異:每個寶寶的生長發育節奏不同,有的可能較早學會走路,有的則稍晚,這屬于正常范圍。 2. 肌肉力量不足:寶寶腿部肌肉力量不夠強大,無法支撐身體重量和保持平衡,影響走路。 3. 平衡能力欠佳:平衡感的發展對于走路至關重要,部分寶寶這方面發育稍慢。 4. 缺乏鍛煉:家長未給予足夠的引導和鍛煉機會,寶寶缺乏練習走路的經驗。 5. 遺傳因素:家族中若有走路較晚的情況,寶寶也可能受到影響。 總之,11 個月寶寶不會走路多數是正常的,但家長要密切觀察寶寶的發育情況。如果寶寶超過 18 個月仍不能獨立行走,或者存在其他異常表現,如肢體僵硬、姿勢異常等,應及時帶寶寶到正規醫院的兒科|兒童保健科就診,以便明確原因,采取相應的措施。
2024-12-18 02:2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群燕
淄博市中醫醫院
三級甲等
內一科(脾胃病、肺病科)
-
寶寶一般都是在一歲以后至一歲三個月之間會走路的。早的也有在10個月學會走路的。但是這個各個寶寶的情況不一樣,就像有的說話早有的說話晚一樣。 指導意見: 初學時,可讓嬰兒在學步車里學習行走,當步子邁得比較穩時,父母可拉住嬰兒的雙手或單手讓他學邁步,也可在嬰兒的后方扶住腋下或用毛巾拉著,讓他向前走。鍛煉一個時期后,嬰兒慢慢就能開始獨立的嘗試,父母可站在面前,鼓勵他向前走。初次,他可能會步態蹣跚,向前傾著,跌跌撞撞撲向你的懷中,收不住腳,這是很正常的表現,因為重心還沒有掌握好。這時父母要繼續幫助他練習,讓他大膽地走第二次、第三次。漸漸地熟能生巧,會越走越穩,越走越遠,用不了多長時間,就能獨立行走了。1歲多時已能走得比較穩了。
2013-12-17 21:20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問題分析:寶寶一般都是在一歲以后至一歲三個月之間會走路的早的也有在10個月學會走路的但是這個各個寶寶的情況不一樣就像有的說話早有的說話晚一樣意見建議:初學時可讓嬰兒在學步車里學習行走當步子邁得比較穩時父母可拉住嬰兒的雙手或單手讓他學邁步也可在嬰兒的后方扶住腋下或用毛巾拉著讓他向前走鍛煉一個時期后嬰兒慢慢就能開始獨立的嘗試父母可站在面前鼓勵他向前走初次他可能會步態蹣跚向前傾著跌跌撞撞撲向你的懷中收不住腳這是很正常的表現因為重心還沒有掌握好這時父母要繼續幫助他練習讓他大膽地走第二次、第三次漸漸地熟能生巧會越走越穩越走越遠用不了多長時間就能獨立行走了1歲多時已能走得比較穩了
2013-12-15 11:3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