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孫娟 醫師
山東省立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洗完牙后,在飲食、口腔護理、用藥、癥狀觀察及復查等方面都有需要注意的事項,比如避免刺激性食物、正確刷牙、必要時使用藥物、留意出血和疼痛情況、按時復查等。 1.飲食:洗牙后的 1 - 2 天內,應避免食用過冷、過熱、過酸、過甜的食物,如冰淇淋、火鍋、檸檬、糖果等,以免刺激牙齒和牙齦。 2.口腔護理:堅持每天早晚刷牙,使用軟毛牙刷,采用正確的刷牙方法,如巴氏刷牙法。飯后使用清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潔。 3.用藥:如果牙齦炎癥較明顯,醫生可能會開一些消炎藥,如甲硝唑、阿莫西林、頭孢呋辛酯等,需遵醫囑服用。 4.癥狀觀察:注意觀察洗牙后牙齦是否有出血、疼痛等癥狀。若出血持續不止或疼痛加劇,應及時就醫。 5.復查:建議定期復查,一般每半年到一年進行一次口腔檢查和清潔。 總之,洗牙后遵循這些注意事項,有助于保持口腔健康,促進牙齦恢復,預防口腔疾病的發生。
2024-12-17 12:3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鵬波 醫師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
三級甲等
皮膚科
-
洗牙后一小時內不要吃過冷過熱的食物,當天晚上不需要刷牙。三天以內請不要進食過于辛辣或過于酸冷的食物,有炎癥或其他疾病的話,洗牙后應常規服用消炎藥物,如甲硝唑、螺旋霉素等治療,祝你健康。
2014-01-10 15:48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問題分析:牙石容易吸附細菌或毒素。加上牙石本身的局部刺激,可使牙齦紅腫出血發炎。由于齦下牙石刺激及附著物產生的毒素,可使牙齦內側發生潰瘍,不易愈合,致使牙齦出血、口臭和牙周感染加重。因此,牙石是牙周炎發生、發展的重要因素。所以牙石堆積,就要去醫院潔石,一般每隔半年至一年清除一次牙石為宜;牙結石附著在牙齒上,影響美觀,也影響鑲牙修復的效果,有了牙結石,活動假牙(又稱可摘義齒)就會與牙面不密合,意見建議:容易導致食物殘屑積存在假牙上,引起口腔發炎。所以結石較多的人,鑲牙前也要去潔牙。
2014-01-07 21:14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