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健管學會年會召開
2016年4月9日,第五屆華南地區健康管理論壇暨2016 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廣東省健康服…[詳細]
中國古代房中術向來兼有養生學的思想,講究天時地利人和,這是古代性養生的最高境界。早在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養生方》中就明確提出“圣人合男女必有則也”,即性愛也要遵守一些基本準則。
宋以前成書的《醫心方·至理篇》援引《素女經》云:“不寒不熱,不饑不飽,亭身立體,性必舒遲。”這是一條關于性愛時周圍環境與身體基本狀況的準則。意思是性愛時,氣候不宜過冷,亦不宜過熱;飲食不宜過飽,亦不宜過饑;身體安定,情態舒展……
從現代醫學來看,環境過熱會造成身體不適、大汗淋漓,從而影響性生活質量。環境過于寒冷,性愛過程中肌膚腠理大開,寒邪容易入侵而導致感冒等疾病。此外,性愛是一種中度運動,饑餓時進行,身體疲乏無力,不易獲得快感,對身體也有一定危害。性愛結束后易出現頭暈、出冷汗、面色蒼白,甚至虛脫等癥。而飲食過飽,胃部充盈,也不宜立即行房,否則易導致胃部不適等。
性愛應在人體適宜的溫度下進行,一般以21―26攝氏度為宜。熱以人體靜坐不覺出汗為度,涼以著單衫不覺寒為度。性生活最好在飯后1―2小時進行,不饑不飽,正合適。
家庭醫生在線專稿,轉載請注明家庭醫生在線;媒體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劉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