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健管學會年會召開
2016年4月9日,第五屆華南地區健康管理論壇暨2016 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廣東省健康服…[詳細]
梅毒在發病初期,最容易偽裝成以下三種疾病,人們也常常在發現癥狀后,誤以為是這些小病,不經仔細檢查就隨意的診治,因此延誤病情。
偽裝手段之一:痔瘡
供職于某企業的青年采購員小剛,常去外地出差。近來,他總感覺肛門周圍濕漉漉的,用手一摸,還摸到好多小疙瘩。他以為是得了痔瘡,便去一家私人診所將“痔瘡”割掉。但沒隔多久,那些“痔瘡”又長了出來,而且比以前更多了。不得已,他去了醫院肛腸科。
醫生決定給小剛做活體組織病理檢查,結果真相大白——那些疙瘩根本不是痔瘡,而是扁平濕疣,加上血液化驗梅毒抗體呈陽性反應,確診為梅毒。
原來,小剛到外地出差時不幸感染上梅毒螺旋體,并且病變進展到了二期梅毒,形成扁平濕疣。由于濕疣長在肛門周圍,而肛門又是痔瘡的地盤,因此給了梅毒偽裝的機會。
偽裝手段之二:手足癬
小張在沿海某城市打工多年,近幾個月來手掌及腳底憑空冒出許多圓形、類圓形斑塊,呈紅色,并有少量鱗屑脫落,但不痛也不癢。小診所的醫生診斷為手足癬,涂了藥水后幾個星期小斑塊不見了,但沒多久又卷土重來。小張又到醫院皮膚科求治。皮膚科醫生經過一番檢查后確認,這些皮損并不是癬,而是二期梅毒。
偽裝手段之三:濕疹
劉氏夫婦的兒子在月子里起了很多紅色小疹子,很快又變成水皰,水皰破了就露出潰爛面。到街道醫院檢查了幾次都說是濕疹,但用了許多藥都不見好。后來,夫婦倆抱著孩子來到醫院皮膚科,被確診患了先天性梅毒。
所謂的“濕疹”其實是梅毒疹,大多在孩子出生后2~3周發病,疹子廣泛且稠密。起初為紅色小疹子,接著變為水皰,最后水皰破裂,露出深紅色或紫褐色的糜爛面,很容易被誤認為濕疹。
(責任編輯:余莎 )
2016年4月9日,第五屆華南地區健康管理論壇暨2016 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廣東省健康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