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健管學會年會召開
2016年4月9日,第五屆華南地區健康管理論壇暨2016 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廣東省健康服…[詳細]
一項研究發現,接受過正規性教育的青少年發生性行為的時間相對更晚,并且,他們比沒有接受過性教育的同齡人更可能使用避孕措施。研究涉及了兩種性教育:禁欲型的,以及介紹避孕方法的,但是研究無法完全理清二者的區別(因為很多禁欲型的性教育也會講避孕方法)。然而,研究人員寫道,和一些批評者所認為的相反,事實上,沒有證據表明性教育會使青少年更早地發生性行為,或是在性方面更冒險。
該研究是由專門從事生殖健康研究的非營利組織古特馬赫學院的研究人員進行的,他們使用的是2006至2008年《美國家庭成長調查》的數據。這項調查中,4691名15至24歲的被試回答了自己是否接受過如何對性說不和避孕方法的正規指導。這些被試還回答了關于第一次陰道性交經歷的一些問題。(編者按: NSFG是美國國家疾病控制中心對家庭生活、婚姻狀況、離婚、懷孕、不育等方面的調查報告)
禁欲型的性教育VS較全面的性教育
研究人員將性教育大致分為兩類:較全面的性教育——既包含如何推遲性行為,也包含如何正確進行避孕;禁欲型的性教育——其重點則僅僅在于,必須讓性行為在婚后發生。然而,一些禁欲型性教育也介紹了避孕的方法,不過這是為了強調各種避孕方法的失敗率。同時,研究者也無法確定教育的質量和內容,因此,這里所說的“禁欲型”和“包含避孕內容”的性教育分類只是嘗試性的。
然而,結果顯示,約有2/3的女性和55%的男性在避孕以及在首次性經歷前要審慎等方面接受過一些指導。約20%的被試表示只接受過如何推遲性行為的教育。約16%的女性和24%的男性沒有接受過任何性教育。
在有風險的性行為方面,沒有接受過任何性教育那一組的情況是最糟糕的。接受過任何一種性教育的學生,在20歲之前發生性行為的比例約為女生77%、 男生78%,而沒有接受過任何性教育的青少年中,女生和男生的這一比例則分別高達86%和88%。
使用保護措施
此外,和沒有接受性教育的同齡人相比,接受過性教育的學生更可能在首次性接觸中使用避孕手段;后者也有著“更健康的伴侶關系”,首次發生性行為的對象和自己的年齡差距在3歲以上的可能性更小。
研究者發現,在避孕手段上,接受“禁欲型”性教育的被試和接受過避孕指導的被試之間差異很小,雖然接受過避孕指導的女性被試更可能在首次性交中通過使用安全套來保護自己。
還有研究發現,較之“禁欲型”性教育,較全面的性教育能更好地推遲陰道性交發生的年齡,并且減少青少年懷孕率。不過,2010年發表于《兒科及青少年醫學檔案》雜志上的一項研究也發現,“禁欲型”性教育也能推遲青少年發生性行為的年齡。
性教育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還取決于學生的所在地。《兒科及青少年醫學檔案》上最近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在相對更保守的地區,性教育在降低青少年懷孕率方面效果也較差——這可能因為這些地區的性教育質量也不高。研究還發現,對于流產的態度可能也影響青少年懷孕率——在相對更保守的地區,青少年進行流產的意愿或可能性更低,因此,他們更傾向于發展長遠的關系。
古特馬赫學院的這項新研究還展示了性教育在人口結構方面的一些差異,值得引起警覺。一些少數民族學生和低收入家庭的學生無法接受性教育的可能性更大。比如,約有1/3的少數民族男生沒有接受過正式的性教育;來自低收入家庭且父母受教育程度不高的女生接受避孕指導的可能性也比那些經濟條件更好的女生要小。
研究者寫道,這類人群在性和生殖健康(SRH)方面的狀況更糟,這包括更高的性傳播感染率(STI)和青少年懷孕率;這凸顯了在性教育上,人們對正規指導的需要未得到滿足的問題。
(責任編輯:顏健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