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秋風送爽秋意濃,人們在感受到涼意的同時,不少人也會有口鼻干燥、咽干、皮膚干燥等感覺,甚至會出現干咳、少痰等不適。這是因為,秋季為燥邪之氣所主,肺為嬌臟,最易為外邪所傷;燥邪犯肺,就會出現燥咳的現象。
如何區分溫燥咳嗽和涼燥咳嗽?
《春秋繁霜》有云:“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霜平。”秋分不僅將陰陽平分,同時也將秋燥一分為二,秋分前多為溫燥,秋分后多為涼燥。然而嶺南地區,由于氣候炎熱,“秋老虎”持續時間長,秋分后往往也暑熱難消,一般在寒露或霜降以后,才多見涼燥。
溫燥咳嗽是燥而偏熱的咳嗽,往往表現為咳嗽頻作,無痰或少痰,甚至痰中帶血絲,并伴有口唇干燥、咽痛等。舌紅,苔薄白或薄黃而干,脈浮數。
涼燥咳嗽是燥而偏寒的咳嗽,多表現為頭微痛,鼻塞,咽干咽癢,咳嗽痰稀,咳痰不爽,口干唇燥,舌苔白脈弦。
緩解咳嗽的食療方
咳嗽雖然很常見,但有時候也經久難愈,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以下幾個緩解咳嗽的食療小妙方,大家不妨在家里試一試:
1、桑杏雪梨湯
材料:桑葉3g,川貝3g,淡豆豉3g,杏仁4g,北沙參6g,雪梨1個。
做法:雪梨洗凈切塊,其余藥材洗凈后裝入隔渣袋中,加水適量,先大火煮開,再轉小火煮30分鐘,關火,去渣后,吃梨喝湯。
桑杏湯為中醫名方,主治溫燥犯肺所致的干咳無痰或少痰而粘,口渴,咽干鼻燥,舌紅苔薄白而干,脈浮數。桑杏雪梨湯在此基礎上進行變化,去苦寒的梔子,并加入雪梨,口感甘甜,更宜于兒童接受。
2、川貝百合瘦肉湯
材料:川貝6g,百合10g,瘦肉50g,清水200ml。
做法:將川貝、百合洗凈,瘦肉焯水后放入燉盅中,加入清水,蓋好蓋子,放入蒸鍋中,隔水燉1小時以上。空腹飲用。
功效:滋陰潤燥,止咳化痰 ,養心安神。
川貝和百合皆入肺、心經,味甘性寒,其中川貝具有潤肺止咳,清熱化痰的功效,常用于肺虛久咳,痰少而粘,口干咽燥者;百合滋陰潤肺,養心安神,且味道甘甜,更宜入食療。二者合用,對于溫燥咳嗽具有很好地滋陰潤肺,止咳化痰的作用。
3、杏蘇姜棗茶
材料:杏仁6g,蘇葉9g,陳皮3g,生姜3片,大棗3枚。
做法:將上述藥材洗凈,加水2000ml,大火煮開以后,再轉小火煮20分鐘,關火,待水溫合適后,少量頻服。
功效:宣肺潤燥,理肺化痰。
杏蘇散為中醫治療涼燥的代表方,杏蘇姜棗茶取杏蘇散之義。其中杏仁苦溫而潤,降利肺氣,“潤肺寬胃……尤以治干性、虛性之咳嗽最宜”。 蘇葉辛溫不燥,散邪宣肺;陳皮燥濕化痰,理氣行滯;生姜、大棗甘溫以利解表。
此外,對于溫燥咳嗽,可以多吃梨子、甘蔗、枇杷、百合、沙參、生蓮藕、荸薺等清涼滋潤的食物以潤肺養陰、清熱止咳;也可用羅漢果、胖大海等泡水飲用。而對于涼燥咳嗽,則應在滋潤的基礎上, 加健脾行氣化濕之物,如白蘿卜、金桔、茯苓、陳皮、蘇葉、蓮子、芡實等。當然,溫燥和涼燥并不是按照節氣的溫與涼而絕對的,可隨著個人體質、陰陽寒熱、飲食作息等而發生變化。如果自己把握不準,還是建議向專業的中醫師咨詢。
本文指導醫師:廣東省婦幼保健院 中醫科 馬書鴿主治醫師
(責任編輯:張穎琳 通訊員:林惠芳)
止咳化痰吃什么藥?咳嗽是機體的一種保護性的反射運動,能清除呼吸道的分泌物及異物,故有時適度的咳嗽對人體是有好處的。咳嗽時很多人會使用止咳……詳細>>
秋季已經來臨了。秋季的特點是,雨水少,空氣燥。不知不覺中,一部分人已經出現口干鼻燥、皮膚干裂、目赤牙痛等癥狀,從中醫的角度上稱為“秋燥”……詳細>>
在秋分過后,溫度逐漸下降,降雨量減少,水分蒸發會變快。人體的陽氣也從原先的向外宣發改成向內收斂,呈現陰氣增強的趨勢。中醫始終都在強調秋冬……詳細>>
不少人都會有喉嚨癢干咳的癥狀,那么這是怎么回事呢?應該如何診斷和治療呢?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