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雙腳承載著全身重量,中醫講腳行氣血,腳上有五臟六腑的反射區,所以腳被稱為第二心臟。當身體出現不適癥狀時可通過腳來調理。
怎么通過腳來養生保健?
1、按小腳背能止咳
對腳背按摩能輔助治療風熱咳嗽,同時伴有扁桃體炎兒童。腳背上大拇指根部兩側是扁桃腺反射區。當扁桃體發炎時對此部位按摩有疼痛感,左右兩個大拇指都要按摩,每次按摩5分鐘,期間多喝水可減輕咽喉腫痛。
2、扳腳趾輔助治療消化不良
第二和第三腳趾上穴位和腸胃關系密切,對第二第三腳趾趾縫的內庭穴按摩具有健脾益胃功效。口臭、便秘和消化不良的人可順著腳趾方向對此穴位按摩,能瀉胃火。脾胃虛弱和受涼腹瀉等人逆方向按摩。
3、按腳拇指能緩解睡覺時流口水
睡著后流口水,早晨醒來后舌頭兩邊有齒痕且飯后腹脹,說明脾虛。在足內側大趾根部有太白穴,對此穴位按摩能刺激足太陰脾經經氣,促進脾運化化水濕,減輕睡覺流口水的情況。
4、撓腳心能健腦養腎
中年后思維變得遲鈍且記憶力降低,這是腦衰老的表現。若想要維持大腦年輕可對腳心揉搓,一直到局部發熱為止,同時搭配涌泉穴按摩,能讓精力變得更加旺盛,增強體質。輔助治療腰腿酸軟、神經衰弱及失眠多夢。
5、揉大腳趾能緩解眼干
中醫認為肝主目,眼睛依賴于肝臟提供的血液和津液。當肝不好時血液和津液就不能濡養眼睛,導致眼睛干澀或疼痛。可對腳趾頭來按摩,緩解眼睛干燥問題,同時也可加強肝經氣血,緩解不適感。
6、轉轉腳腕能降血壓
老年人經常轉動腳腕能抗衰老和降血壓,每天早晚各轉一次,每次轉100下,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
7、踮腳走可輔助治療靜脈曲張
踮著腳走路能讓雙側小腿后部肌肉收縮壓擠出大量血液,緩解久站久坐后引起的疲勞和下肢酸脹,促進局部血液循環,輔助治療靜脈曲張。
溫馨提示
睡覺前可用熱水泡泡腳,同時對腳底按摩,能打通神經,緩解心火旺盛問題且能提升陽氣。另外閑暇時光時把雙腳抬高,能加強心肺的血液供應和血液回流,保護大腦和心臟,具有抗衰老功效。
(責任編輯: )
腳又被稱為第二心臟,雙腳需要承擔著全身的重量,腳離心臟最遠,中醫認為至少有60個穴位在腳上聚集而且連接著人體臟腑,平時多堅持腳部活動養生……詳細>>
我們經常說腳連接著身體的其他器官及穴位,當腳部出現一些癥狀或者說變化時,便能判別出身體哪些地方出現了健康問題。中醫對于這些信號有哪些應對……詳細>>
人未老腳先衰,中醫認為做好腳底養生是至關重要的。通過對腳底進行刺激,能夠促進全身的血液循環,達到了延延益壽的效果。詳細>>
腳需要承受著全身的重量,是身體最低處。但是腳卻是非常神奇的部位,各個器官在腳底都有反射區,也就是說做好腳部的養生就能保養五臟六腑。詳細>>
百病生于氣,這是中醫常說的一句話。為什么氣對我們的身體健康和養生這么重要,又如何通過調氣來進行身體養生呢,來看看中醫有哪些好方法吧。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