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部分人群艾灸的過程中會出現大汗淋漓,這讓他們非常的苦惱,不知道艾灸后到底該出汗還是不出汗,其實不必過于擔心,艾灸時所出的汗能夠反映出身體上的情況。
艾灸后出汗好不好?
艾灸后身體主動出汗這屬于正常現象,因為艾灸時會不斷地為身體提供正氣,艾灸能讓身體深層發熱后,把汗液排出體外,這說明在排毒或者排邪氣。艾灸后不出汗說明身體上的正氣不足、淤堵的比較嚴重,通過艾灸暫時不能達到皮膚的深層,從而感覺不到身體發熱,所以身體不會主動出汗,需要繼續艾灸一段時間,身體會不斷的修復,當身體正氣增加后排汗功能就會恢復,讓寒氣和邪氣通過汗液的方式排出體外。艾灸出汗能夠促進毒素的排出,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環,加強了新陳代謝,能夠把滯留在身體中多余的水分排出體外。在艾火的作用下,能夠讓局部的毛細血管處于擴張狀態,加快了血液流通,所以皮膚會出現潮熱。
艾灸出的汗能反映出身體什么情況?
1、清汗
艾灸后汗也比較輕,就如同水一般而且不粘手,這說明氣血虛弱,應該重點對足三里穴、氣海穴關元穴和大椎穴進行艾灸,能達到補充氣血和培元固本的功效。
2、黃汗或者黏汗
艾灸后若出汗干了全身摸著黏糊糊的而且汗液發黃,這說明身體中濕氣比較重。應該重點對祛濕出色的穴位進行艾灸等濕熱清除之后,然后再進行補氣養血,也可以使用艾葉來進行泡腳或者泡澡來排出體內的濕氣。剛開始對中脘穴和風容穴進行艾灸能夠祛除濕氣,然后再對關元穴和足三里穴艾灸來補充氣血。
3、酸汗
艾灸后若是汗液帶有酸味說明肝臟或者脾胃出現了異常弱勢,有條件的話應該去醫院進行疏通肝經或者脾經,也可以對肝膽以及脾胃所對應的穴位進行艾灸,艾灸不僅能夠通過排汗的方式把寒濕瘀阻排出體外,同時也會通過打嗝以及放屁等方式把病邪排出體外。
溫馨提示
艾灸后應該多喝溫開水,這樣能夠幫助并且排出體外,艾灸后4個小時之內不能喝冷水或者吹冷風,不然會減慢其效果。艾灸后應該多吃補脾健脾的食物,比如紅棗山藥或者小米等來達到補氣養血的功效,防止身體過于虛弱。
(責任編輯: )
文章關鍵詞: 艾灸后出汗的健康狀況 艾灸.艾灸后出汗
夏季本來就是一個容易出汗的季節,通過汗液排出能夠把毒素帶出體外,但是有一部分人群特別容易出汗,這有可能是出現了病理性的疾病,要引起我們的……詳細>>
艾灸是我國中醫幾千年來留下來的瑰寶,能調理機體,輔助治療疾病。眾所周知,艾灸后會出現排病反應,如出汗多、煩躁、排尿增多和起紅疹等,這代表……詳細>>
天熱出汗是件很正常的現象,夏天天氣炎熱,出汗多很正常。很多人都害怕出汗,覺得出汗很麻煩,身體黏膩很不舒服。實際上夏天多出汗才是最健康的,……詳細>>
艾灸屬于常見的中醫治療方法,能幫助排除體內的一些毒素和垃圾。艾灸后身體會有明顯的表現,這就是所謂的排病反應,說明艾灸起了效果。詳細>>
艾灸屬于常見的養生保健方法,能排除體內濕氣和寒氣,提升陽氣。不同體質的人艾灸后會有不同的反應。當出現一些排病反應時,不必太擔心,正確面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