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體寒的人群即使再炎熱的夏季也會感覺到手腳冰涼,女性出現月經不調、痛經甚至閉經,男性出現性功能障礙等,體寒的人群找到6個穴位來艾灸能改善體質。
體寒人群需要艾灸哪些穴位?
1、大椎穴
大椎穴是身體中最大的穴位,對此穴位進行艾灸具有疏風散寒、清心寧神、消除身體疲勞感以及增強體質的功效。能夠輔助治療體質比較虛弱的幼兒、小兒哮喘、肩頸部的酸痛感和手臂的麻痹疼痛。另外對大椎穴艾灸能夠退熱,防止肺炎感冒以及氣管炎等上呼吸道相關的感染。
2、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在小腿前外側,能夠輔助治療多種疾病,屬于脾胃的后天之本,具有氣血生化的功效。能夠緩解頭痛頭暈,失眠多夢,腹瀉腹痛,胃部疼痛,便秘消化不良以及急慢性腸炎、胃下垂和闌尾炎等,對此穴位艾灸能夠提高人們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同時達到了雙向調節的功效,另外也能夠防止高血壓高血脂以及中風老眼花眼等。
3、關元穴
關元穴在下腹部,對此穴位艾灸具有壯陽以及補虛的功效。能輔助治療脫肛,身體怕冷,容易疲勞,全身無力,陽痿早泄,性功能減退,月經不調,痛經,白帶增多以及尿頻尿急等。
4、太溪穴
從中醫的角度上來說太溪穴是腎經的原穴,不管出現了腎陽虛還是腎陰虛都需要對太溪穴進行艾灸。能夠輔助治療腎陰不足或者陰虛火旺所導致的咽喉疼痛,口腔潰瘍,失眠多夢,健忘耳鳴,另外也能夠緩解腎陽腎虛所導致的四肢發冷。
5、中脘穴
中脘穴在肚臍向上4寸的部位,對此穴位艾灸能夠調節五臟六腑功能,緩解腹部疼痛胃痛,惡心嘔吐腹脹,食欲不振以及便血等。另外也能夠輔助治療十二指腸胃潰瘍以及胃炎。
6、神闕穴
肚臍部位就是神闕穴,對此穴位進行艾灸能達到溫通元陽及調和脾胃的效果,同時也能夠益氣養血,能夠輔助治療消化不良,腹部疼痛腹瀉以及哮喘。另外也能夠提高身體的抵抗力和免疫力,調節五臟功能,延緩期衰老。
溫馨提示
體寒的人群對以上穴位進行艾灸能達到養生保健功效,夏季不能貪涼,避免喝冰鎮飲料或者冰激凌等。多吃溫熱食物比如狗牛羊肉和生姜。
(責任編輯: )
日常生活中,我們總聽到濕氣過重這一詞語,都知道,體內濕氣太重,會影響到人的整體精神狀態,很容易出現身體困重、乏力、頭發出油厲害、爆痘、長……詳細>>
脾是非常脆弱的,但是功能很強大,主要是把身體里面的營養物質運輸到全身的各個部位,最害怕的就是出現脾虛,導致患者臉色發黃,腹部脹痛,腹瀉,……詳細>>
一般體寒的人易出現手腳冰涼情況,尤其是到了冬季非常嚴重,即使穿太多也仍然不能緩解,體寒的人可從生活中來調理體質。詳細>>
夏季高溫且雨水多,高溫潮濕環境會使得濕氣入侵體內而導致濕氣重,濕氣會損傷陽氣而誘發一系列問題,如身體肥胖、沒有食欲以及全身無力等,平時可……詳細>>
哪些疾病可以通過艾灸來治療呢?我們都知道艾灸的穴位不同就會有不同的作用,這是中醫治療疾病最常見的方法之一。因此,艾灸一定要講究穴位才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