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寶寶睡覺或手腳出汗是脾虛嗎
脾虛易感的小兒通常表現為生長發育較正常兒童差。并會出現自汗盜汗,夜啼,厭食,頭發稀疏缺少光澤,面色蒼白,或萎黃,大便不凋(或干燥或不成形),倦怠乏力,手足不溫,或手心熱,經常感冒,咳嗽等癥狀。舌質淡,苔薄或有剝脫苔,脈細無力。化驗檢查可有貧血,免疫球蛋白低下,微量元素缺乏。對于脾虛易感兒,中醫多主張積極治療其本,即健脾補氣固本,以減少或杜絕呼吸道再感染的發生。常用的方法有健脾益氣、扶正固表、益氣養陰。
兒童汗腺較發達,汗腺分泌由植物神經(迷走神經)控制,睡著后,迷走神經興奮導致出汗多,一般以頭,面部出汗為多,但是睡后一兩個小時內就會緩解。如果睡后一直出汗,而且量比較大,有可能是植物神經功能性紊亂,部分可能是缺鈣所致。
小兒出現盜汗,首先要及時查明原因,并給予適當的處理。
對于生理性盜汗一般不主張藥物治療,而是采取相應的措施,祛除生活中的導致高熱的因素。此如,孩子睡前活動量過大,或飽餐高熱量的食物導致夜間出汗,就應該對小兒睡前的活動量和進食量給予控制,這樣也有利于睡眠和控制小兒肥胖,有益于小兒的身心健康。有的小兒的夜間大汗,是由于室溫過高,或是蓋的被子過厚所致。
冬季臥室溫度以24℃—28℃為宜;被子的厚薄應隨氣溫的變化而增減。一般說來,若家長注意到上述幾種容易引起產熱增多的誘因,并給予克服,出現盜汗的機會會自然減少。即使小兒偶爾有一二次大盜汗,也不必過分擔心,盜汗所丟失的主要是水份和鹽份,通過每日的合理飲食是完全可以補充的。對于病理性盜汗的小兒,應針對病因進行治療。
(責任編輯:蘇雅婷 )
文章關鍵詞:
脾虛易感的小兒通常表現為生長發育較正常兒童差。并會出現自汗盜汗,夜啼,厭食,頭發稀疏缺少光澤,面色蒼白,或萎黃,大便不凋(或干燥或不成形……詳細>>
為什么天氣明明不是很熱,但是寶寶還是愛出汗呢?特別是睡覺的時候,寶寶也會出汗,這究竟是什么原因,中醫對此又有哪些治療偏方呢?媽媽們一起來……詳細>>
夏季因為氣溫高,人體手心出汗是正常的現象,但是如果冬季手腳冰涼愛出汗就要注意了。這可能是某些疾病的征兆。手腳冰涼愛出汗是怎么回事?詳細>>
手腳冰涼出汗是怎么回事?寶寶多汗大多是正常的,但也有生病的征兆,那么寶寶手腳出汗是怎么回事呢,我們就來聽一下護理保健專家的解答吧。詳細>>
一般做重體力勞動和運動之后、精神高度緊繃、待在高溫環境下、穿的衣服太厚、吃太多辣椒、生姜或喝熱水后易出汗,這是正常現象。出汗是調節體溫的……詳細>>